化妆品,肌肤的救星还是隐患?
2015-03-01 23:07:07 来源:健康之家

化妆品,肌肤的救星还是隐患?

2015-03-01 健康之家 健康之家
健康之家 \

carehealthmag

全新视角获得健康趣闻,开启轻松、愉悦的健康之旅。由国内权威的生活杂志《健康之家》主办(邮发代号80-111)。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健康资讯、揭秘全球前沿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倡导绿色乐活生活方式。

化妆品已成为了女人最亲密的伙伴,在仰仗依赖它的同时,你又是否对其安全性产生过怀疑?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一谈化妆品即色变,而她们甚至不是出于对不合格化妆品的戒心,而是来自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长久使用化妆品会在皮肤中积累“毒性”,甚至认为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会吸收入血,循环全身,毒害各大脏器。这是真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让我们从皮肤本身说起吧。


皮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很像是一道守卫森严的城墙,抹在皮肤上的东西,其透皮吸收是极其有限的。这与皮肤的结构及性质密不可分。

皮肤的表皮由角质层(5-20层死细胞,细胞内充满了不溶于水但是能跟大量水结合的角蛋白纤维,起保护作用)、透明层(有比角质层更强的防护能力)、颗粒层(从外部吸收水分,又能防止水分继续向内渗透)、棘细胞层(细胞间有来自真皮的淋巴液流过)、基底层(汲取真皮上部毛细血管中的营养)这五部分组成。这五层之下才是真皮,真皮里才有毛细血管、神经、淋巴管、汗腺、毛囊、皮脂腺等的分布。

外用在皮肤上的大小分子想入血,那道路可谓悠远曲折。首先大部分分子会被致密的角质层所阻挡;小部分脂溶性好的能透过角质层细胞膜,然后一点点透过表皮其他各层;极个别命好的或许能从毛囊开口溜进去,走过毛囊,再通过皮脂腺或是毛囊壁……经过几十道关卡后,能进入真皮层的分子已经没剩多少,进入血液中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护肤品:“入”与“不入”都是烦恼

让我们先来看看用于调理皮肤的护肤品。像矿物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这些大分子只能覆盖在皮肤表面,像“盖子”一样,可以起到吸收、锁住水分的功效;其他的小分子,的确或多或少有着透过皮肤的能力。尽管如此,皮肤的结构已经决定了护肤品的透皮吸收是极其有限的。而即使有少量成分透皮吸收,也几乎不必担心那些成分的安全性。说“几乎”是因为,的确有少部分人会对护肤品中的香料、防腐剂、果酸之类成分敏感,或是角质层太薄以至无法承受护肤品中的微量酒精,外加要考虑到某些不合格产品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这厢有人担心有害成分进入体内,那厢众人发愁的却是营养成分不能被肌肤吸收。护肤品研究者几乎使尽了各种能够增强其透皮的招数:先增加角质层水含量,再用与皮肤亲和性好的成分,实在不行,还要加入促渗的物质。或者直接使用物理方式,涂抹护肤品时,拍拍又打打。结果又如何呢?有效成分还是很难到达真皮。如今抚平皱纹基本还只是靠注射或填充。想靠涂抹有效成分来刺激真皮内多种蛋白大量合成,依然只是我们美好的梦想而已。真可谓成也表皮,败也表皮。


彩妆品:入肤有点难

除了起调理营养作用的护肤品,化妆品的另一大块,起修饰美化作用的彩妆品进入皮下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彩妆品有以油脂为基质的,例如口红;也有以粉质原料为基质的,像粉底、眼影等。无论是油脂还是粉质,它们颗粒大,从化学角度来讲又不与皮肤亲和,可谓“入肤无门”啊。彩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色素、香料、防腐剂等,虽然分子略小,但也只是会接触到皮肤表面而已。一方面,连续的基质(粉、油脂)阻碍了其他成分向内的路径。另一方面,如果这款产品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具有进入皮下的可能性,研发人员会在产品中加入额外的阻渗剂,这就相当于给皮肤镀了一层保护膜。

合格的化妆品,你值得拥有

化妆品本身有着独立的一套安全性评价标准与方法。在我国,合格的化妆品都须经过五大阶段十六项检验,其中包括急性、亚慢性经口毒性实验。所以我们只要选择合格的化妆品,就大可不必为其成分入血成毒而忧心忡忡了。皮肤的衰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越早开始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它,它就会美丽得越久。美丽与健康,人人值得拥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