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真正的自媒体致敬!
2015-03-01 23:21:56 来源:首席品牌官

向真正的自媒体致敬!

2015-03-01 NO.725期 首席品牌官 首席品牌官
首席品牌官 \

pinpaimima

“品牌密码”已升级认证为“首席品牌官”,找品叔请认准“pinpaimima”全拼。

柴静从央视辞职后的去向一度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2015年2月28日,她带着自己的新作,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人们感叹那个刨根问底、总在不经意以温柔的方式给你心灵带来震撼的柴静又回来了。

这部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全片103分钟。为了完成这个难度不小的调查,柴静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还亲自上手和同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更为关键的是这次调查花的都是她自己的钱。

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在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


一年中,柴静以个人身份去拜访他人,包括职能部门。她说“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它的名字叫:《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截止2015年3月1日零点,传媒大观察统计了优酷、腾讯视频等各大主流视频网站数据,该调查视频点击率已经突破3100万次。

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点击指数(3月1日0时发布)

有评论称,《穹顶之下》很可能是官媒与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一次分水岭。

以下为部分媒体人对此的评论:

@闫跃龙


今天,属于柴静。我想大声向柴静致敬!这才是真正的自媒体,真正的自媒体是从公众(粉丝)的利益出发,真正的自媒体产生的是高质量、精品的内容,那些Duang、蓝黑白金裙子相比之下都弱爆了,这些玩弄小技巧的内容在柴静的《穹顶之下》面前都不堪一提!


这是自媒体的春天!有责任、有良心、有情怀的自媒体们,因为冲破了组织的束缚,将能更加自由、更加聚焦、更加热情地产生真正能够触达公众(粉丝)内心,赢得尊重、赢得钦佩、赢得世界的内容!

@罗昌平

今天被“柴静与雾霾的个人恩怨”刷屏,自费百万耗时一年调查,值得手动点赞。跟举报刘铁男类似,这是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本人为此承担的风险与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并消化。这是自媒体的魅力之一,无关商业,言极穹顶,瓦解文宣。

@崔永元

这就是柴静,一个记者。她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她总能看见。其实那些地方许多人能看见,却喜欢选择视而不见。

@张志安

【柴静做了件了不起的事】1、选题把握的取向: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办”,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了这个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2、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3、纵深信息的挖掘:对专业数据的解读、对权威专家的访谈、对科学问题的通俗处理,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视角的运用。。。总体上,比较深刻揭示出雾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所以,《穹顶之下》是部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理性、社会关怀的真诚之作,值得推荐!

@假装在纽约

我觉得对待这个纪录片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理性与否、真诚与否的最好的试金石。如果你没看视频就在骂柴静,那你真的是个无可救药的烂人。如果你看了视频还在骂柴静,那你更是个无可救药的烂人。

@中青报曹林

今天微博微信被柴静雾霾调查刷屏,史无前例地全面被刷屏。频发雾霾已让公众麻木不仁,纪录片以触目惊心再次刺痛人心。你无法不被刷屏,她真正击中了人们的痛点。很多人做不到像柴静这样,只能通过刷屏像这个公民这个母亲这个纪录片致敬。全国两会快开幕,这就是一份绝佳的议案,也是人大代表的一份教材。

@张天蔚

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反复强调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以往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经历中,“私人恩怨”一定不能成为确定选题的充分依据,即使确有个人偏好掺杂其中,也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为其穿上一件“公共议题”的外衣。然而,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

@人民网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关于转基因,关于雾霾,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但很多时候难以找寻到相关资料,缺少权威而客观的解释。柴静们所做的事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柴静、崔永元来做类似的调查,普及知识,答疑解惑。

@环球时报

小编刚刚头到尾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很受触动,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但当小编在微博里,看到一些平时嘴上总挂着“爱国”的人,却在骂她“公知”,拿她在美国生孩子挖苦她,认为她在“黑国企”时,我突然有一种被深深恶心到的感觉。柴静说,保护落后产业不是创新。小编觉得,护短和偏执更不是爱国。

@骆新

我认为,柴静和崔永元的“自拍纪录片”行为,是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很有价值的努力,值得尊敬(虽然我对崔永元转基因片子的结论并不赞同)。十八大之前,我认为体制内的媒体,虽然戴着镣铐跳舞,但还有可以拓展的空间,但这两年下来,我已经看不到这种希望……所以,柴、崔二位的努力,实际上,在是利用体制外的某种“自由”,在帮助整个新闻行业实施“突围”。

当然,所谓“明星效应”肯定是存在的,但这本来也是有效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明星、资本、权力……哪个对媒体行业不构成影响?但毋庸过分焦虑――崔的片子,其取材和论证阳逻辑也受到强烈的质疑,这就是舆论场的自我制衡、纠偏的结果。必须承认在《穹顶之下》这部长达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视频中,柴静讲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传播变得有效、而不是类似官样文章般的无聊,这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传媒人学习的!

柴静“雾霾”的专题,我认真地看完,说实话,我做了近八年上海市政协委员,而且深入调查过污染问题,但是,我承认自己对雾霾问题的认识程度,远比不上柴静――柴静的沉静、理性、对材料掌握的充分与展现过程的淋漓尽致……很有说服力。对这个国家的改变,知识分子是有责任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只能服膺于真理,而不是金钱、权力、还包括容易导致“文人相轻”的自我的虚荣心。

@鹦鹉史航

柴静和团队,做了一件难以估量的善事,为了所有生者。只要你活在这片雾霾锁定的苍穹之下,不管你从前及以后怎么看她,反正她做了一件与你的生存有益的事情。她提醒你,雾霾不是为了给段子手提供素材而来的,雾霾是要夺走所有你爱的人以及你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两小时的视频,录制时我在现场,那时真不知能否顺利播出,春节都过得有点忐忑,有点牵挂。明眼人都知道这视频将如何触及利益集团,如何激怒垄断阶层,只希望这演讲被尽快传播,愈广愈善,这样一切才不会被雾锁霾湮,不见天日。她冒了很大的风险,我们多转发一点,她的风险就小一点。

同样的,品叔的朋友圈也被刷屏:

@唐三藏

这个视频的播放量会是亿级的,正好3月5号两会开幕,造成的影响无法估量。也会推动环保相关法案的通过,引起全国的高度重视,这是他们团队更高明之处。不用强烈的情绪,用她一贯的柔情风格,却达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强大力量 ,这个力量是可怕的。


@万能的大叔

整个视频没有审查、版权、排期等一系列条条框框,就传递了两个字:真实。大叔预测,这很可能是官方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一次分水岭。

@孙巍

柴静是媒体,也是这次核心产品,视频只是体验分享。视频曝光差距在于腾讯垄断分享出口。腾讯曝光核心是分享的曝光,但粘性不足。粘性可能优酷 乐视更强。如果将柴静换成孙巍,同样的视频。这个曝光会是多大?因此,我的看法:柴静是核心产品,也是品牌。视频内容只是材料。


@陈菜根

1.她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女子,她的传播其实是两大阵营的博弈;

2.雾霾作为公共话题,几乎是受众天天念叨的家常,有情绪基础;

3.自费拍电影,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借势近段时间狼图腾之类的热门话题,娱乐味儿十足;

4.孩子未出生就已经患病,母性力量尽显,同情心被深度唤醒;

5.柴静刷屏,是一起集合了公知争议、公共事件、娱乐新闻和同情心理的情绪大释放;

6.成龙的duang前后持续了三天,霎那间被柴静的呐喊浇灭,事件传播的生命周期在缩短;

7.柴静事件爆发在两会召开前夕,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元芳你怎么认为?

8.柴静反映自媒体力量,至少从表面上是这样的,自媒体将越来越被重视,包括上层势力;

@陈亚洲

柴静的纪录片属于专业层面了,但居然让人一口气目不转睛看到尾,回味启发无穷。这是情怀,亦显功力。真不明白为什么周围的商业宣传全是喊叫,都在比分贝。其实感动人心的力量,终极是简洁、清晰、创意,是温柔、坚定、立场,是朴素,是真诚。

一个“退役”的调查记者,用自己的一臂之力,加之一帮朋友的帮衬,“裹挟”一批刚正不阿的良心官员,选取了一个人人关心的题材,拍出了一个质量上乘的片子。最后,品叔想对这个看上去弱弱的女子表达诚挚的谢意,但愿你的付出不只是一哄而散的热闹。


本文由品叔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首席品牌官(pinpaimima)


首席品牌官(pinpaimima):原“品牌密码”,关注创业、创意和品牌创新。分享最新、最鲜、最活的企业案例和品牌思想。


品悦会(营销、策划、传播、视觉、O2O)微信群已经建立,欲进群请加品叔个人微信「ipinpaimima」。


阅读原文,查看H5版《穹顶之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