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保健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中医知识的渴求水涨船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愿望,在云南省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委会、曲靖市中医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中医”微信平台《跟我学中医》专栏正式开通上线了!
今后,将由云南中医学院、曲靖市中医医院等单位的各位专家、教师、医师执笔组稿,为您免费提供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医基础知识的机会和渠道。我们依托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师资团队、曲靖市中医医院专家团队、“云南中医”微信运营团队分别组建起专栏审稿团队、撰稿编辑团队、运营协调团队。由于我们各方面工作刚刚起步,水平有限,在未来的撰稿工作中,希望您能多提出宝贵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您一定感受过中医神奇的疗效,但是您也一定对“什么是中医?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差异?哪些药物不是西药而是中成药?中医说的阴虚、阳虚、风寒、风热是什么?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您也一定对中医养生、防病治病感兴趣。但是,每当你想要解决这些疑问,或者是想要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时候,却往往受阻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五脏六腑”、“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大量的中医术语,感到一头雾水。
我们在思考,如何宣传祖国医学,如何更好地和患者朋友交流,让其能听懂和了解中医的辨证诊断,让其在生活中能正确地施行中医养生保健,也是我们中医人感到需要亟待解决的。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老百姓对传统的中医术语越来越陌生,听不懂何谓“阴、阳、虚、实”,这对中医的宣传、传承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我们期望通过《跟我学中医》专栏,能够向公众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为您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用好中医提供便利。专栏将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方药、中医经典开始,延伸到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知识讲解。力争让读者通过本专栏能更好地了解中医、认知中医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宝贵遗产,传承数千年,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既是中国古代科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数之不清的发明创造,许多古代科技曾在历史上灿烂一时,领先于世界,如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地理、历法、农学等等。可时至今日,面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洪流,中国古代科技不少学科都被西方科技取而代之,只有古老的中医学熔中国古代科技、中国传统文化于一炉,一枝独秀,服务民众,甚至走出国门,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若称之为国学,也当之无愧。
如果您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让您感受到中医药悠久的历史,让您徜徉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医药文化花园中。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养生爱好者,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让您了解到真正的中医养生,给予您正确的养生指导,让您获得长寿健康。
如果您是一位病患朋友,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成为您的中医指南,让您在选择中医药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如果您是一位有心自学中医的朋友,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给您系统的学习指导,如果您能坚持不懈地阅读学习,本系列将带您步入中医之门。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药院校的在校学生,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成为您温课的课外学堂,成为您的学习参考资料。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同仁,希望您能参与到中医药科普、中医药宣传的队伍中来,我们将一道携手为中医药的传承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您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科普工作或有任何意见建议请来信联系我们,谢谢!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qq.com
汪剑: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在站博士后。云南中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着11部,其中主编3部;主持各级科研课题7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
王吉侯:云南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师带徒指导老师,中华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3年,擅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在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较有专长。
王志红: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医学文化学的教学和研究等工作。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王志红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云南省首批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术带头人。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或教材30余部。
李光:曲靖市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靖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对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造诣。曾获曲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刘正:曲靖市名中医、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诊疗特长:治疗头面部疾病、颈椎病、腰腿痛、落枕、背寒痛、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胃痛、风湿疼痛、痛风、小儿脑瘫等。曾获四项市级科技进步奖,曾在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苑静:主任医师,现任曲靖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兼云南中医学院副教授。
诊疗特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肝胆疾病、中风、眩晕、头痛、睡眠障碍、癌症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曾获得曲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在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罗关靖:主任医师,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曲靖市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曲靖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中医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
诊疗特长:中医内科心脑疾病、肝胆脾胃疾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在各级各类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柳亚平:医学博士。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内经选读”“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教学。先后2次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研协作项目,进行雷丰、傅山、武之望、喻昌等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近年来作为副主编参编《脉诀汇辨校释》等学术专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杨胜林:副教授,现为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工作。
杨卫东:副教授。任职于云南中医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担任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医家学术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2012年7月被选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参与《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各家学说专论》、《中国医学史》等着作的编写工作。
高磊:讲师,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教师,主要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体质学》、《专业英语》等课程。
谢薇:云南中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及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编论着1部,发表论文近10篇。
王蓓蓓:讲师,现任教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参编《医学正旨择要》、《重订医门揽要》及西部精品教材《内经选读》。发表《儒学的时空观与恒动观对中医学的影响》等九篇论文,主持云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一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八项。
审校/张小贝 勾昆 排版/高海燕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添加关注,若对本文感兴趣,请转发分享一下吧,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点这里↓请您挪动手指↓点击大拇指赞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