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如实申报“难”在何处?
2014-04-03 14:33:20 来源:汉网

“要求我们填写的是财产申报表,但是表格的一些设置让我们很难如实填写,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少填。”近日,广东省某央企机构的副处级干部黄锡唐告诉记者。(4月3日,腾讯新闻)

实际上,财产申报在广东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并非新鲜事。早在两三年前,广东省政府就要求副处级以上的官员申报登记名下和直系亲属房产,今年开始,副科级以上官员也被纳入登记的范围内。

今年两会后,多地官员财产申报进程提速,然而,官员财产透明化依然遭到不少潜在的阻力。

要想摸清官员财产的底,进行财产公示,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就必须要官员自己进行申报,可真正要实施起来又并非易事。让官员公示财产,既是官员自证清白的自律约束,也是呼应民意的从善之举。  

诚然,官员号称人民公仆,而公仆的财产,有什么不能让主人知道的,公布了自己的财产,让主人把自己的家底看个一目了然,也遏制了自己贪腐的念头。

据报道,官员财产申报表格中有一项要求申报房产信息,须填写名下房产套数、面积、具体位置等。然而,表格仅设置3到4行可填住房数量。这意味着,按表格的要求,申报房产的官员所填写的住房数量不能超过三四套这一上限。但他自身以及直系亲属的住房并不止三四套,到底如何选择性地把实际房产信息填进限定设置的表格中,成为一个难题。

显而易见,官员进行财产申报是好事,然而如何才能更全的覆盖官员所涉及的各项财产,才能完全消除公众的质疑,这大概才是当前相关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

的确,既然担任了公职,担任了官员,财产就不属于个人隐私,理应对财产进行申报,予以公示,让其接受监督,这也是保持为政清廉的客观要求。但是,一份小小的表格绝不能“承担”起监督官员全部财产的重任,为官者还需真正恪守清廉才不让财产申报如此“难”。

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强有力的监督才是目的。因此,各级部门还需紧密配合以及更好的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只有官员合法财产不再备受质疑,才能增进官民之间的互信,权力才能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刘洛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