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传颂人”亮相央视 出圈荆楚文物故事
2024-12-24 17:16:00 来源:湖北日报

“结合这三件国宝文物,您能猜出背后指向的历史人物是谁吗?”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选手们纷纷口若悬河,历史典故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便是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寻找国宝传颂人》的地方展演现场。

与以往赛季不同,第四季采用全新的赛制,以“文物”和“人”为线索,通过串联多件文物,推导出对应历史人物,考察选手们的知识储备和口才表达。地方展演以省份为单位,节目组奔赴各省博物馆,寻找本省最佳传颂人。在第三期,节目组来到湖北武汉,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寻找荆楚文物的传奇密码。

“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元青花四爱梅瓶”“曾侯乙编钟”“襄阳博物馆藏战国青铜马”……这些湖北人耳熟能详的文物,在节目中变成了一道道线索,最终串联推导出一个和湖北相关的历史人物谜底。

“这三件文物分别是汉代官印、兵器铁戟、东汉青瓷伎乐俑,证明这个人有官职、善领兵,还精通音律,因此我推导人物是周瑜。”来自湖北武汉的考古工作者李栖梧,作为湖北场“国宝传颂人”之一,准确答出了此题答案。

作为三国文化的代表省份,回望千年,数三国遗迹还看湖北。据统计,《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里面有七十二回写到湖北,在全国5个“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湖北的襄阳、荆州、鄂州就占了其中三席,“三国传说”也成为湖北省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湖北场地方展演中,除了文物串联推导历史人物外,每位登场的传颂人还需选择一件湖北省代表性文物,进行3分钟计时演讲。

传颂人刘长青选择了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作为讲解对象,在湖北省博物馆担任志愿者长达5年的他,对于文物讲解与传颂有着自己的科学严谨的坚持,他谈到:“勾践剑太出名,以至于网络上很多关于这把剑的谣言,这次节目我要向大众科普真正的考古工作,破除关于这把剑的谣言,这是我们省博志愿者的责任所在。”

与刘长青不同,传颂人李栖梧则把着眼点放在了“立足武汉,面向世界”的角度上,她选择了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市博物馆各藏一件的代表文物“元青花四爱梅瓶”作为传颂对象,不仅穿搭打扮成为“元青花瓷”,还亲自携带一件来自伊朗的手工艺品米娜手绘盘作为对比,勾连古今。

“元青花是湖北文物的代表,而景德镇元青花中的蓝色釉料苏麻离青,来自历史上的波斯。这次我特地带了一件珍贵的礼物米娜手绘盘,它来自我的一位伊朗朋友,去年因为‘一带一路’政策,她代表伊朗来到我的家乡武汉参会,我们得以相见。我突然想到,或许一千年前,也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波斯友人给他的中国朋友送上了波斯蓝,从此便有了绝美的青花瓷。这是我的故事,也是家乡武汉的故事,更是中国文化的故事”。谈到这段回忆,她倍感荣幸。

这次湖北场地方展演,传颂人们通过自己的故事,将湖北国宝文物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国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物,而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符号。以越王勾践剑、元青花瓷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不仅铸造了绵延千年的历史,也在今天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跨时空”的对话不仅让观众从国宝读懂湖北、读懂中国,更激发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以饱满的文化自信,让国宝背后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活”起来,“火”起来!

(作者:李栖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