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存折到刷脸付,中老年人支付观念“年轻态”
2018-11-14 22:33: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4日讯(记者汪甦)“27年前,我父亲就是用这张存折给他的孙子攒压岁钱。”看到长江日报“芳华物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集活动的消息后,64岁的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退休干部冯建主动联系,提供线索。


  冯建的旧存折。记者汪甦摄
  13日傍晚,冯建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这本承载着祖孙情的老存折。存折呈绿色塑胶封皮,封皮上印着“活期邮政储蓄存折”字样,印发单位显示为武汉市邮政局。翻开扉页,上面注明了户名与邮局储蓄戳记;内页上显示了详细的存入、支出、余额的摘要数据。
  “第一笔金额是在1992年1月4日存入15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我父亲一年的薪水。”冯建回忆,父亲生前是民生路小学教师,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但对孙子特别舍得,当年为了补助孙子的上学开销,特意开了账户存下这笔“压岁钱”。“好在孩子比较争气,读书用功。长大成人后自己创业,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冯建对此颇为欣慰。


  冯建的旧存折。记者汪甦摄
  他感慨,以前,老人们都使用存折存取现金,在邮局和银行常常能见到排长队办理业务。现在,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不久,我在外面办事,急需用现金,但手头上没有带银行卡。我急得不行,后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用手机预约取款,解了燃眉之急啊。”冯建主动向长江日报记者演示,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发送取现指令,一分钟不到就收到了预约验证码,然后凭预约验证码到自助柜台操作,非常快捷就取到了现金。“还有无现金的支付方式,手机扫一扫更快捷。以后还可以刷脸支付,这在以前只有科幻片里才能有的场景,现在都能实现了。”
  从“现金”到“卡”到“网银”,再到“移动支付”“刷脸支付”,一波又一波的支付方式“变奏曲”,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折射出武汉百姓生活的提高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中老年人的支付观念,越来越年轻态了,挺好。”冯建心里乐开了花。


  冯建和旧存折。记者汪甦摄
  “芳华物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集活动将持续进行,至11月15日12:00结束,有意者可提供老物件电子照片和300字简介,发送至电子
  邮箱3106034769@qq.com,或通过电子邮箱提供线索(邮件请备注“芳华物语”,并注明收藏者姓名、住址、电话等)。咨询电话:82812945
  (工作日8:30-12:00,14:30-17:30)。
  【编辑:叶子】
  (作者:汪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