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见证人民告别物质短缺时代
2018-11-26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张维纳采访潘堂林(右)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如今在菜市场,排骨是十分常见的肉类食品,市民买到很容易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11月27日凌晨两点半钟的向荣菜市场,朦胧夜色里,只见墙边放着一排菜篮、筲箕,一数,有十来个,一位女同志称:她家为买几斤排骨,已排了几个早晨的队了。三点钟的前进菜场,菜篮子已摆了两行,81岁的魏太婆说,女儿回汉探亲,做娘的想让女儿喝碗排骨汤,十二点半就起床来到了菜场。
  这是1983年11月29日刊登在长江日报上的一篇报道,这篇900余字的《买排骨何其难》披露了武汉人当年买排骨的不易。
  35年过去了,长江日报记者近日又走访武汉多家菜市场、超市,大家会反问——“买排骨难?是卖排骨难吧!”在永旺金银潭超市的肉食货架前,服务员指着货架上已包装好的“排骨套餐”告诉记者,为了吸引顾客,他们把排骨、藕都剁成了块,并把姜丝等配料备齐装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大家买着方便用着方便。
  《买排骨何其难》一文作者、长江日报老记者潘堂林形容,35年前的这篇报道是城市市场开放前夜的历史活页。
  回访
  35年前:要想买排骨,先受风寒苦;若是要买到,一夜不睡觉
  潘堂林告诉记者,这条新闻线索的发现源于一个偶然机会。当时他刚大学毕业不久,还是吃食堂的“单身汉”,家在外地,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难处没有切身体验。
  “我那时跑财贸战线,负责‘菜篮子’‘米袋子’新闻”,他回忆,那段时间,他应约参加市蔬菜公司组织的“卖菜人当买菜人”(市场营业员跨区当顾客)活动。当他骑自行车赶到宝丰菜市场时,只见菜场大门口排着一条“长龙”,一问是买排骨的,站在前面的几位同志说,想喝碗排骨汤,就得半夜三更来排队,真不容易。
  他仔细一打听,原来买排骨站通宵队,在武汉相当普遍,特别是节假日。他把这条线索讲述给同事听时,他们都认为,这是见怪不怪的一件事,武汉人想买排骨,要么通宵排队,要么找关系走后门。老百姓中间流传着几句顺口溜:“要想买排骨,先受风寒苦;若是要买到,一夜不睡觉”。
  当他把线索报给部门领导后,领导认为,这是一条关乎市民生计的好线索。1983年冬,城市经济尚处在计划体制的运转模式中,市场物资匮乏,猪肉凭票供应。而武汉人喜欢猪排骨煨莲藕,当年一砂锅藕煨排骨汤,是普通人家待客的上等好菜,猪排骨也是当时肉食品中最紧俏的商品。“在其他城市也许不会出现为买排骨排队的事,但在武汉这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菜篮子’事”,潘堂林称,刨问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难”字是新闻人的职责。
  半个月后:武汉人在那年春节都吃上了排骨
  这篇报道刊登后,引发了全城街谈巷议。潘堂林解释,它不仅仅是一篇小通讯,而是持续半个月的连续报道,也因该报道的推动,武汉人在那年春节都吃上了排骨。
  潘堂林展示了当年系列报道的复印件。报道刊发当天(11月29日),时任武汉市委第一书记王群当即批示要求迅速解决。第二天他又采访了市食品公司总经理,建设性地提出解决买排骨难的方法。12月3日,王群赴市食品公司现场办公,要求从明年起,排骨实行凭票供应。10天之后,市二商业局拿出解决方案,规定每人每月半斤排骨。同时为了防止菜市场“熟人吃排骨,生人只能买蹄髈”的问题,又要求各肉食点在每天早晨开秤前,把当天供应的排脊骨、蹄髈的数量用小黑板公布出来,各菜场每天必须按比例给居民供应排骨。
  这篇报道扎扎实实地帮老百姓解决了“买排骨何其难”的问题。大年三十那天,潘堂林又走访了武汉多家菜市场,曾经排起的“长龙”不见了,甚至出现了排骨卖不完的现象。据统计,当年全市春节供应后剩下的排骨不下70万斤。
  “最后一篇报道的标题,直接引用了顾客的一句话——《今年的排骨真多》”,潘堂林说,短短半个月,武汉的排骨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因为这篇报道,武汉人亲切地称他为“排骨记者”,“那年大年三十,很多读者给我写信,邀我去家里喝排骨汤”。
  “当时全市商业战线围绕排骨问题举一反三,开展了端正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大讨论”,潘堂林表示,问题披露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市委领导同志亲自抓,政府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解决问题的速度可谓快矣。
  35年后:顾客足不出户用手机买排骨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又走访常青花园菜市场、前进二路菜市场、中百仓储(北湖分店)、金银潭永旺、盒马鲜生(万家汇店)等地发现,无论是菜市场还是超市,抑或近两年兴起的新零售门店,排骨摊前,顾客均是货比三家。当年排队买不到的场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不会再出现。
  仅常青花园菜市场就有近20家肉食摊,72岁的刘大爷在市场内帮儿子照看生意。“30年前你别说吃排骨了,肉都难吃到”,刘大爷告诉记者,他是黄陂人,那时他家五口人,一年只有10斤肉票,“我们过年手上只剩了2斤肉票,就用这2斤肉一家五口把年过了”。
  如今,在市场内卖了10余年肉食的他不愿再回忆当年的苦日子,“我这一个摊位一天要进50斤排骨,市场里有这么多卖排骨的,顾客啥时候来都能买到”。他更乐意和记者分享的,是他不用再费脑子算账了,他的摊位前摆着支付宝和微信付款二维码,顾客只要扫一扫,他就能及时收账,“以前凭粮票买排骨,现在凭手机买”。
  在金银潭永旺超市恒温货架上,肋排、脊骨、尾骨、后腿骨等各类商品用包装盒分类包装,顾客看上哪个直接取货即可。“现在正是喝排骨藕汤的季节,粉藕大量上市,我们家一周要喝两三次”,在超市选购排骨的崔阿姨说,每周末,在光谷上班的女儿都要点名喝藕汤,我要提前帮她煨好。如今,让崔阿姨为难的不是买不到好排骨,而是难买到好粉藕。“排骨好判断,粉藕难选”,崔阿姨笑称。
  “别说让我排队买排骨,我连菜市场都不愿去”,95后林言表示,她完全想象不到买排骨还要排队的情况,“我都是在网上把食材买好,快递半小时内送到家,连超市都不用去”,林言称。
  采访结束时,潘堂林感慨:35年,我们从物资匮乏年代走入今天物品充盈、市场繁荣时代,今天谁说买排骨难会被当成笑话。
  原稿刊登
  买排骨何其难
  ——七家菜场早市目睹记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两点半钟,记者来到向荣菜场。朦胧的夜色中,只见墙边放着一排菜篮、筲箕,一数,有十来个,有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女同志守候在旁边。她告诉记者:她家为买几斤排骨,已排了几个早晨的队了。昨晚九点多钟就把菜篮送来了,排在第五,深夜十二点打发儿子来瞧过一次,但还是放心不下,就索性穿上大棉袄守在这里了。   
  三点钟左右,记者来到前进菜场,菜篮子已摆了两行。墙边有两位太婆挤在一起,年纪大一点的那位姓魏,八十一岁了。她在葛洲坝工作的女儿回汉探亲,做娘的想让女儿喝碗排骨汤,又不忍心要女儿来排队,十二点半钟就暗暗起床来到了菜场。随后,记者在民生菜场、兰陵菜场、天声菜场、汉口蛋厂附近的肉食店同样看到买排骨的“长龙”。   
  这么早来排队,该能如愿以偿吧?记者目击了江汉区合成菜场排骨专供点早市的全过程。六点钟,两位营业员开秤了。卖了五个人,营业员就说:“排骨完了,只剩脊骨和膀腿了。”正好轮上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他跺着脚,告诉记者,排了四个小时的队,脚都冻僵了,还是没买到排骨。正当我与大爷说话的当儿,菜场的铁门开了,走出一位老同志,手中拎着一块排骨。排队的群众直嚷:“前门里没有卖,后门大块大块往外提,真气人!”   
  我找到合成菜场肉食组陈组长,他毫不迟疑地对记者说:“今天早上已卖给居民一百多斤排骨了。”“不对吧,组长同志,我亲眼看见只卖了五个人,顶多三十斤”。记者只好说破他的谎言,这位陈组长只好如实谈了早市排骨的供应情况。原来,这家菜场早市安排了五十七头半猪,按每头猪下十斤排骨计算,可分割出排骨五百七十五斤,除留下八十斤左右备元旦集中投放以外,其余五百斤左右全部当日投放,但拨给居民专供点仅八十一斤,剩下的四百多斤据说是供应团体单位和菜场职工的。记者了解了一下居民专供点八十一斤的下落:在没上案以前,就被菜场职工拎走六块,不下三十斤。怪不得只卖了五个人就说“卖完了”的。随后,又了解了一下团体供应点的情况。所谓的“机关团体”也是名不副实。供货发票上清楚地写着:魏某,七斤八两;田某,六斤六两;孙某,五斤二两……共三十八笔,计二百九十二斤半!我从菜场出来,看到那些“喝”了数小时冷风而没能买到排骨的人们,无言相告,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长江日报记者潘堂林
  原载《长江日报》1983年11月29日2版
  记者手记
  一次生活经验之外的采访
  和潘堂林老师一见面,我就直言,这是我“生活经验之外”的采访。当年的报道刊发于1983年,那离我出生还有7年;“买排骨何其难”?在我儿时记忆中,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买排骨还不至于要熬夜排队;从小也都是拿钱买东西,用粮票定量计划着买也是只有耳闻不曾经历的事。
  潘堂林细心地将当时的系列报道版面复印好给我,我通过前后多篇稿件,详细了解了当时物资匮乏的市场状况,“为了买排骨披着棉衣通宵排队,有时排上几天仍买不到”,这些新闻细节把我一下子“拽”到了当时的菜市场。
  采访结束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附近的菜市场和超市,想把自己重新拉回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如今我在排骨摊前采访时,顾客会向我抱怨“排骨不难买,粉藕难遇上”的新问题;年轻人会反问“还要排队?我已经一年没去过超市了”;卖排骨的老板也有当下的难题,他们要最大化地帮顾客做好煨汤前的准备工作,让顾客买回家就能下锅煲,“你不做好服务,他们更不会买菜,都是直接点外卖”。
  将附近的超市、菜市场一家家逛完,我手上还是空空的。打开手机APP,我下单了一斤排骨,一斤蔡甸野藕,等我回家,快递小哥也能送货上门了。
  这是35年后的菜市场见闻。
  潘堂林提到,“无难无以叫生活”,有社会广泛参与的舆论监督,远远超过新闻作品本身的力量与价值。记者将新闻事实展示给公众,公众从中认识自身生活环境,继而发生改善生活的愿望。
  记者翻阅他在1996年出版的《怎样发现新闻》一书,其中写到,35年前的这篇报道是在刨问“难”字法,常言道:“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富有富的难处,穷有穷的难处”,对于爱喝排骨藕汤的武汉人而言,买不到排骨就是生活中的“难”。
  如今,武汉不仅是传统的商业重镇,更是新零售之城,买排骨对武汉人来说不再是难事,但对于武汉人的“菜篮子”“米袋子”来说,总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老百姓一日三餐,是须时刻关注的大事。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编辑:叶子】
  (作者:张维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