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家数字“家庭档案馆”启动运营
2018-11-29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9日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飞速发展的时代及变迁,由人民创造,也由人民见证。11月29日,武汉首座数字家庭档案馆——“洪山家庭档案馆”收录首批档案,10个洪山区普通家庭的故事以电子资料的形式,永久性封存进洪山区档案馆。


图为十位家庭代表获赠《新闻报道集》记者何晓刚 摄
这份电子资料的载体为一只光盘,内存10个家庭的成员讲述身边故事的视频,每个视频时长约1~2分钟,老照片、老物件、老资料的翻拍图片集锦等。与光盘一道封存的,还有一本《长江日报》报道集。
2018年9月起,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妇联、洪山区档案局与长江日报共同举办“激越四十年·洪山家庭印记”活动,征集改革开放以来,保存在家庭中,能够反映四十年来洪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家庭社会变迁的老照片、老日记、老信函、老证书、老影像、老票据、老报刊、老物件等。
活动推出后,洪山区市民反响踊跃,相关部门从中挑选出10个代表家庭,在长江日报上连载他们的故事:
在科技领域,“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将“玻璃丝通信”的故事娓娓道来,民营企业家胡学军父子与李小标则讲述绝缘电阻与汽车制造的“洪山秘密”;
三尺讲台上,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王太平收藏的汽车模型折射交通方式变化,三代教育世家的涂小满已扎根洪山四十年;
在与市政、社区打交道的基层岗位,社区书记张小霞母女两代见证社区治理新格局,厕所维修班长曹道春则跑遍洪山区,目睹了洪山区公共配套“升级换代”的全过程;
文艺战线上,工艺美术大师“剪纸沈”沈松柏巧手翻飞,洪山的一山一水跃然纸上,武汉市级“非遗”传承人王传芬诗礼传家,让布贴艺术在洪山生根发芽;
从农民“变”居民的红霞社区吴传明,在家庭档案记录里感慨“瓦房变楼房,小汽车取代自行车,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洪山区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劳动者,更是时代巨变的见证人,“我们试图用家庭群像的故事,来折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享受到的发展红利”。
洪山区档案馆负责人介绍,档案馆的收录主体,往往是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料,普通家庭走进公共档案馆在武汉尚属首次。“家庭建档,践行人民史观,能拉近档案馆与普通家庭的心理距离。”
29日的封存仪式上,10个家庭均获赠了一份定制的电子档案和报道集。据了解,“洪山家庭档案馆”将设立拥有屏蔽电磁功能的防磁库,对家庭资料进行永久保存。
未来,该区每年将围绕不同主题,征集代表家庭的档案,坚持以家庭故事来记录时代足迹。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老照片里藏着光纤“诞生记”
一张简易熔炼机床的老照片,勾起了赵梓森对峥嵘岁月的回忆。照片中,赵梓森穿着白色的实验服,站在简易实验室中。正是实验室中锈迹斑斑的简易机床,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
这位有着“中国光纤之父”称誉的老人娓娓道来:“我就从求学阶段开始讲起吧……”
1932年出生在上海的赵梓森,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毕业后,赵梓森被分配到武汉邮电学校当教师。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美国在研究光纤通讯,赵梓森为之振奋,“玻璃丝也能通信?中国都是用铜线通信,传输信号是模拟信号而非数字信号,这个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为了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赵梓森曾想到用酒精灯与石墨炉,但因温度不够而无法保证纯度。在连续考察了沙市与上海石英厂后,技术弯路终于被走通。“我们是瞎摸,毕竟不是这一个行当的,不能用石墨炉,必须得是氢氧焰——它的温度能达到1400℃—2000℃。”
就这样,在极其简单的实验设备和制作工艺条件下,赵梓森就用氧气、四氯化硅等原料拉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实用型光纤。1977年,在“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展示了自行研制的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得到了时任邮电部长的赏识,光纤通信由此成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记者龙京 通讯员张宾 杜微波 桂婷 程啸 贾玉婷 肖满)
【编辑:叶子】
(作者:龙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