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等专家学者热议武汉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2018-12-01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30日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要以武汉等城市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等区域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意见》引起巨大反响,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多位专家学者11月30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是国家赋予的重大责任,是重大历史使命,武汉有义务也有条件扛起责任完成使命。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

国家明确武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如今中央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意见》明确了未来武汉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牛凤瑞表示,武汉这个区域中心的“客观存在”,综合了各方面条件,比如地理中心、交通枢纽、经济能量和人口人才优势等等,“武汉多少年来承接国家多项发展战略,无论从历史、现状还是未来发展趋势看,武汉无疑都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具体到未来武汉该怎么“引领”,牛凤瑞认为,首先还是要在国家和湖北省支持下,破除区域壁垒,进一步规划好省内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资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等一系列初步目标。紧接着是促进武汉与邻近省份重要城市之间融合发展。

“这些过程,肯定充满困难,要破解诸多难题,比如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之间的种种协调等。现在一个好的依托就是,中央和国家在更高层面对这些问题的化解、对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前景我十分看好。”牛凤瑞说。(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

国家与历史赋予武汉千载难逢机会

“在中部地区,点名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这是国家对武汉非常重要的认可和鼓舞。”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意见》是对之前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呼应,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如何引领?孙不熟提供了三点建议。首先,武汉要学习北上广做大交通枢纽,聚力发展铁路、航空、水运交通体系。特别是航空方面,要多开通一些国际航线,力争成为中部国际航空枢纽。

“其次充分发挥好科教优势。”孙不熟称,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甚至在全国也属于科教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科教资源雄厚意味着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对大企业有很强吸引力,对新产业有很强的助推力”。

孙不熟表示,当前北上广有不少企业具有外迁冲动,武汉具有很好的条件来承接它们,“前几天,小米武汉总部项目在武汉正式开工,远期在武汉要招聘上万人。可以看出,武汉正在形成产业转移优势,未来应加强对高精尖产业的支持”。

“再一个,武汉应争取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国际交往中心,包括建领事馆,多办国际性赛事、会展、学术交流论坛等,甚至去承接细分行业展会。很多都可以大胆想象和开展。”

他说,武汉要矢志不渝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步子要大,珍惜把握住国家与历史赋予的千载难逢机会。(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做促进全国形成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

著名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说,《意见》的出台对于武汉又是一次重大机遇,武汉要善加利用,争取在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上都取得重大进步,助推自身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更上层楼。

梅新育注意到,《意见》要求具有引领性的城市要探索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如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加快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都是从制度层面因而也是从更高的层面对各引领城市寄予厚望,武汉应该高度重视,争取在规划制度、发展模式、治理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争当排头兵,促进全国形成统一大市场”。

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两周前刚到湖北进行过调研,参观了一些手机元器件企业,他认为,武汉要立足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在全球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考虑自身与区域如何协调发展。

“此外,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现在全球汽车贸易的变局,有可能会给中国的外向型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希望湖北和武汉能够抢抓这次机遇。汽车产业链很长,带动作用很大,武汉如果能够把产业链的几个环节都做好,影响就非常大。”

以前人们常说“货到武汉活”,如今是电商的天下,武汉怎么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梅新育认为要做大做强全国内贸市场。随着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日益提高,武汉重点把内贸做好,会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内市场在全球经济、全球市场中份额地位的上升,武汉地位会水涨船高。(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

引领长江中游发展要仰仗人才用好人才

“中央出台这个《意见》,是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的体现之一,武汉要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必须仰仗人才、用好人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

他高度评价武汉近年在招才引智方面的各项举措,“武汉争夺年轻人、争夺大学生人才资源不遗余力,肯下功夫,很有气魄,这个势头要保持”。在他看来,中央赋予武汉中部发展中心的重任,武汉要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首先要发挥人才优势,这是一个大命题。

“我经常去武汉。最深刻印象就是武汉的大学多,大学生多。以前武汉对大学生使用不足、留不住。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武汉要搞人才型经济,多搞现代服务业,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比如武汉可以创办‘一带一路’大学,吸引国际人才来汉,成为中部崛起‘走出去’的中心。”

吸引人才留在城市发展,牵涉到各项软环境改革,王辉耀说,正如《意见》指出的,城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努力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既然武汉可以吸引百万大学生来汉创业就业,那能否吸引百万国际人才到武汉来?能否办几个国际大学,把武汉的教育资源做到极致?”他希望武汉要以超凡的智慧和气魄去试水改革深水区,推动自身在各领域继续突破,完成城市实力和魅力的提档升级,结结实实成为区域领头羊和国家中心城市。(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

倒逼武汉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传清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这次的文件,跟以往表述不一样”,他认为中央之前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从未明确点出,“现在明确了,武汉就是中心”。

吴传清说,《意见》给他最大的感受是,国家对武汉提出的要求、赋予的责任使命,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武汉要当好引领的生力军领头羊,同时只有自身变强大才能有更好的引领力。

他表示,武汉首先要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全国已有78个创新型城市,将来要达到100个。武汉要想在这之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强新旧动能的转换。他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平台要大胆创新;要培育、发展壮大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产业创新中心。武汉要特别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吴传清认为,人才资本基础是关键,是开放的要素,武汉要把自身融入到整个大的战略里,“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产业集群的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调。要注重与其他城市共享发展机会与成果,不光是市内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的共享,还包括武汉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里其他城市之间的共享”。

他表示,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要做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综合实力强,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只有自己强了,才能有持续的、充沛的引领力带动力”。(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本组文字统稿:刘功虎)

【编辑:付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