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鸟类祖先羽毛,揭开了一亿年前古鸟类尾羽的秘密
2018-12-20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0日讯(记者高萌)大家印象中最精美的羽毛要数那些长长的尾羽。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就有一条长且华丽的尾羽。
最近,科学家们揭秘:鸟儿这些打扮技能有可能是“祖传”的:中国等国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首批3D保存的古鸟类尾羽琥珀。此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复原了鸟类祖先羽毛的“当年风采”,揭开了一亿年前古鸟类尾羽的秘密。
他们发现,这些尾羽虽然不适合飞行,但却异常美丽,很可能用来求偶炫耀、物种识别和视觉沟通。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古地理学报》在线发表,《Science》(科学)也报道了这个发现。


成对出现的羽轴主导型羽,有着非常飘逸的形态 邢立达供图
尾巴长,好找对象
动物要想繁衍,就要赢得异性的芳心,所以在动物身上往往能发现一些奇特的生理结构。比如,雄性麋鹿庞大的角、雄狮威风凛凛的鬃毛。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鸟类祖先中,比如长且绚丽的尾羽。遗憾的是,以前,这些尾羽只发现在被压实的扁平化石中,二元平面结构让古生物学家们很难了解到其真实面貌与功能。
但这次,邢立达团队发现了以3D形式保存的尾羽琥珀。在琥珀里,就算是块五花肉也能完好地保存上亿年,别说是根羽毛了。像这样的琥珀化石,邢立达足足找到了31块。


成对出现的羽轴主导型羽
“偷工减料”的半成品用来臭美摆酷
发现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根据矿区的火山灰测定,这个地方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
这个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2015年,一个偶然机会,邢立达在缅甸密支那琥珀市场“遇见”了它们。


成对出现的大型的羽轴主导型羽。邢立达供图
“它们太奇怪了!”邢立达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知道羽轴都是封闭,中间充满海绵组织的髓腔,就比如影视作品里出现的鹅毛笔,正因为羽轴封闭,才能储存墨水充当笔杆子。但这些琥珀中的羽轴好似‘偷工减料’的半成品,它的横截面不是封闭的圆形,而是个开放的‘C’形,也没有髓腔。”
开放的羽轴结构十分脆弱,会进一步消减羽毛的飞行能力。飞行可是鸟类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因素让古鸟类朝着这个奇怪的方向演化呢?
这更加让研究者们确认了答案:古鸟类压根儿没想靠这些尾羽来飞翔,飘长的尾羽比短尾羽更醒目、美观,是用来臭美摆酷、求偶炫耀的。
有无尾羽并不能判断古鸟类性别
共同研究者瑞安•麦凯勒教授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轻质尾羽”,羽轴之所以开放,可能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措施,比方说,降低长出这种长羽毛的能耗。
邢立达介绍说:“个别标本的羽轴和羽支具有横向色素沉着带,深棕色和无色带交替出现,这代表着黑素体的分布和浓度,表明这些古鸟类的尾巴很可能是色彩斑斓、非常养眼的!”
“这可能说明这些羽毛很容易掉落。”共同研究者皮埃尔·考克斯博士解释称,古鸟类打斗时易脱落的羽毛可能会掉落一地,然后被树脂粘住,埋入地下形成琥珀。


一群反鸟类正在围攻孔子鸟,空中飘落一对尾羽(绘图_张宗达)
如此也给古生物学家们提了个醒,以往的研究,大家都会以有无尾羽来判断古鸟类的性别,目前看来,这个方法不一定靠谱。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两只古鸟类埋藏在一起,一只有长长的尾羽,另一只没有,不能说这是一公一母的凄美史前爱情。琥珀中的证据告诉我们,这很可能只是两鸟相争,一只被打败了而掉落羽毛而已。”邢立达说。
【编辑:符樱】
(作者:高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