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区手术室里,骨折的他拄着拐杖帮女孩做麻醉
2019-01-02 22:33:00 来源: 长江日报


  5位“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宣讲团成员陈劲草、付纳新、周德祥、王燕、刘清等,分别在市民大讲堂上演讲。 记者杨涛 通讯员白洁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2019年1月2日讯 2018年12月29日,“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宣讲团成员陈劲草、付纳新、周德祥、王燕、刘清等医护人员,登台由武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236期市民大讲堂,讲述他们甘洒心血和汗水,奉献爱心与医术,悉心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感人故事。
  情怀与担当助他巡诊两千余平方公里的高原山区
  髌骨粉碎性骨折,无法动弹,海拔4200米的乡间风雪碎石小路上,援藏医生周德祥的这一跤摔得格外疼,除了在医院等着被接回湖北做手术,他什么事也干不了。
  等待期间,医院急诊送来一个九岁的小女孩,高烧39度,心率130多次,需要立即进行阑尾手术。但医院没有麻醉医生,小女孩的危重病情也等不及转诊。
  “背我去手术室。”周德祥是大冶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副主任医师,从业17年,除了他,这个小医院里没人能救小女孩。周德祥让同事把他背上了4楼的手术室。两个多小时的手术里,他依靠着拐杖,忍着髌骨处一次次的钻心疼痛,成功地为孩子实施了麻醉,顺利进行手术。
  这一幕只是周德祥援藏的一个小插曲。在西藏曲松,他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诊遍了两千余平方公里的高原山区,只因他怀揣着最好的良药——情怀与担当。
  早产女婴让“刀把子”汗透了背衫
  早产女婴婷婷,出生时只有28周,身高不到45厘米,拳头大小的脑袋里长了一颗直径4厘米的脓肿,病情极为凶险,虽四处寻诊却无医生敢接,直到遇上了陈劲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劲草是“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手术”全国排名前10的“柳叶刀”,与五花八门的脑肿瘤交锋30余年,他的手稳得能在1毫米的血管上缝12针,但面对婷婷,他却汗透了背衫。
  出生仅6周,体重仅2.2千克,颅骨轻薄如乒乓球。陈劲草小心地打开婷婷头部的皮瓣和骨瓣,在放大10倍的显微镜下切除脑脓肿。手术全过程用时40分钟,出血量仅3毫升。
  总有人问他,作为圈内有名的专家,不怕冒险失败名誉受损?
  对此,他仅微微一笑:患者求生的渴望和家属期盼的眼神,谁拒绝得了?
  雷厉风行的“闪电侠”甘为患者放慢时间
  在同事眼中,王燕是一个雷厉风行的“闪电侠”, 12年钻研出20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带领团队壮大,20年做了六千多台手术,尽最大努力为女性保宫挖瘤。随时火急火燎、一直雷厉风行的她,只有与病人谈心时,才会慢下来。
  这12年里,不管多忙,王燕都会抽出大把时间,与切宫患者及其家属促膝长谈。很多患者在不得不做切除手术之前,都会犹豫不决,而王燕总是会安排一场场夫妻共同参加的术前谈话,坦承病情的危险性以及切宫的必要性。而后王燕还会给患者丈夫再单独长谈良久,“没了子宫,你就是妻子最后的依靠”。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她从未好好休息过一天,直到重病后,才发现自己办公室里的阳光。这20多年来,她哪有时间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阳光呢?而她自己,却是播撒阳光的使者,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播撒满满的阳光与能量。
  甘为38名麻风患者付出青春的白衣梦
  16岁就进医院,严重残疾,一直无人探视,71岁的麻风病老患者倍感凄凉,躺在病床上大哭。
  付纳新端来饭菜安慰,但被老患者打翻在地,付纳新又端来第二碗饭菜,一口口喂向老患者,老患者终于平静下来。
  作为当时原黄冈县麻风病医院唯一的一名护士,付纳新进医院之初,内心比这位老患者还凄凉——怀揣白衣梦,却在人烟偏僻的医院里作38名麻风患者的护工。种菜、砍柴、烧火、砌砖,园区条件简陋,生活全靠自力更生,但每当看到病患们无助的眼神,付纳新都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付纳新更注重心理上安抚和陪伴,虽然她最小,但患者们都喜欢喊她“付大姐”。患者们看见“付大姐”了,不是呵呵笑就是不停拍手。
  27年过去,身边的同事也调走了不少,自己也身兼数个职务,但她依旧亲人般陪伴这群麻风病患者,心怀大爱不忘初心,坚守白衣梦。
  被需要和被信任是120接线调度员最大的成就感
  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了7年后,因一段26分钟的急救录音突然“出名”,虽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但刘清并未沉溺其中,继续守在电话前,用心搭起每一条生命线。
  一年之后,重谈26分钟急救录音,刘清很淡定,只有谈及“家属请求她不要挂电话”时,刘清才有些许动容。26分钟急救录音给她带来的成就感,不是“出名”,而是从业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的被需要和被信任,这也是每一位120接线调度员最希望得到的认可。
  120接线调度员并非只是单纯的“中转站”,每一位120接线调度员都掌握一千多种疾病应急救治方法,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只要电话那头有需要,对接线员有哪怕百分之一的信任,中转调配之外,接线员都会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给予对方最大的依靠,传好生命接力跑中的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棒。(记者杨荣峰 余坦坦 李志翔 通讯员白洁 )
  【编辑:符樱】
  (作者:杨荣峰 余坦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