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大道、左岭大道、临空港大道,武汉3条“千亿大道”流金淌银
2019-01-15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东风大道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15日讯(记者王雪)继东风大道、左岭大道两条“千亿大道”之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临空港大道,正加速成为全市第三条“千亿大道”。14日,出席省两会的多位代表委员热议表示,武汉的产业肌理、财富版图日渐清晰,三大开发区都在着力发展高密度经济,势头很好,值得期许。
  东风大道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线13公里驻扎近2万家企业,其中包括7家整车厂、54家世界500强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左岭大道约8公里长,两侧坐落着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总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而且都是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
  位于武汉西北的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临空港大道,7.5公里长,大道两侧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43个,注册企业84家,协议投资3272亿元。
  省政协委员、经济学家邹薇注意到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表述:推动集成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信息光电子、“芯屏端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武汉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等等。她说,武汉三条“千亿大道”,既是国家和省委战略布局的产物,更是市场发展的产物。
  “它们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差异在于各自的产业链、着力点、主攻方向不同,共性是都在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区长谈】
  省人大代表、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浩:
  东风大道下一个目标是“万亿”


  东风大道
  “东风大道承载着武汉汽车产业,从零起步,成长为连续9年蝉联全市第一的支柱产业;也承载着武汉开发区,使其成长为中西部实力第一的国家级开发区,远近知名的‘中国车都’。”省人大代表、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浩表示,东风大道的下一个目标是“万亿大道”。
  如今,东风大道沿线集聚了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是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彭浩介绍,2018年,武汉开发区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实力位居第12名,中西部第一。
  下一步,该区将强化企业服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密对接央企、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
  目前,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彭浩表示,将加快建成这一“国之重器”,以此为平台,大力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推动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努力向“世界级车都”进发。同时,发展机器人、智能家居、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换发展动能,再造产业之“芯”。
  “省委省政府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武汉开发区将牢记使命,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争做先锋、走在前列,干出斗志、干出气势、干出国家级开发区水平,实现更大担当。”彭浩表示。(记者康鹏 通讯员张敏)
  东湖高新区:
  一条“不让人卡脖子”的“黄金大道”


  光谷未来科技城片区。记者周迪 摄
  一条道,一颗“芯”,一张蓝图干到底。东湖高新区超前布局的一条“黄金大道”,体现了光谷的发展定力和魄力,光谷人将围绕“世界光谷”建设继续聚焦用力。
  左岭大道,两侧分布了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集成电路产业,见证了光谷13年“追芯”之路。2006年,武汉新芯即在光谷诞生,之后新型显示等龙头企业进驻,一条路串起芯屏网端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上众多明珠。
  如今,武汉更加重视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兴产业发展,将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之一,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芯”产业集群。
  目前,东湖高新区正谋划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等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创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记者李佳)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东西湖区区长彭涛:
  千亿级“创新走廊”现身武汉西部


  高速发展中的临空港大道 张泽锋 摄
  作为武汉最年轻的国家级开发区,临空港2018年实现2979亿元投资额、72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3%,迅速布局包括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屏、网络信息与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为核心的武汉西部“创新走廊”。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东西湖区区长彭涛介绍,这条“创新走廊”,以临空港大道为中轴线,选取河湖环绕、生态优良、交通便捷的新城区域建设网安基地,按照“高端、开放、生态、系统”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一期4平方公里,主要规划网安学院、共享中心及大数据中心、芯片研发制造中心等;二期17.3平方公里,以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产业为核心,建设创新产业园区,重点布局网络安全研发孵化、硬件安全、数据安全(大数据)、应用安全等四个类型网络安全产业项目。
  “创新走廊”,瞄准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抢占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围绕网安核心技术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做文章。
  目前,这里引进了以中金数据、众维亿方和盘古数据等为代表的数据存储安全企业;以航天三江量子、数字认证为代表的数据传输安全企业;以弘芯半导体、中科曙光为代表的数据处理安全企业;以美国思科、法国源讯、航天信息为代表的数据应用安全企业;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数据终端安全企业……正在形成完整的网络安全产业链。
  截至目前,网安基地签约项目43个,注册企业84家,注册资本83.79亿元,协议投资3272亿元,千亿级的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正在成形。(记者林坤)
  【专家观察】
  省政协委员、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黎苑楚:
  让“千亿大道”变身“创造中心”
  武汉崛起3条“千亿大道”,长期关注武汉发展的省政协委员、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黎苑楚为之点赞,认为“这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临空港经开区的网安基地,这些特色产业,最初都是点状布局、单一企业,经过发展壮大,逐渐吸引国内外相同产业在这些地带聚集。黎苑楚说:“‘千亿大道’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更是政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的结果。”
  如何把握“千亿大道”发展契机,发挥优势,在“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积极作为?黎苑楚认为,这些“千亿大道”应谋划由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转型,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创新型工业研究院。“‘千亿大道’好比是产业的‘手’和‘脚’,接下来还要打造产业‘大脑’”,黎苑楚建议让龙头企业引领,集成科技创新资源,促动“千亿大道”向创造中心发力求进。(记者王雪)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邹薇:
  “千亿大道”是“一芯驱动”重要发动机
  3条“千亿大道”,是“一芯驱动”战略的发动机,是经济新动能向好的体现。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薇,多次为省市战略出谋划策,她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3条“千亿大道”的涌现令人振奋。
  “一芯两带三区”是宏大的全新产业和区域布局,充分把握了湖北既有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它像一条丝线,串联统筹发展”,邹薇说,“芯”既是产业芯片,又是区域中心,也是产能上的新动力,无论东风大道、左岭大道还是临空港大道,都具备这几个元素,“它们仿佛武汉一个个前沿箭头,楔入世界经济的各个核心领域”。
  邹薇认为,具体到芯片产业,武汉一定要有所为,大作为,芯片产业是高新产业的核心,需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武汉要形成由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科学研究、市场化制造等一系列产业链条。
  “我们现在要双足并举,一是建立一大批新型的高端制造业,从无到有,比如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光纤光电子通讯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幅度,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这也是新型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记者汪甦)
  【编辑:朱艳琳】
  (作者:康鹏 李佳 王雪 林坤 汪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