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武汉
> 正文
9岁来汉学艺,他将武汉杂技传向非洲
2019-01-30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长江日报1月30日讯苏丹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之一,2019年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
1970年,苏丹共和国总统加法尔·穆罕默德·尼迈里第一次访问中国,在北京观看了一场高水平的杂技演出,深受震撼。培养苏丹人的杂技团成为他的心愿。访华期间,中苏签署了一系列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定,其中一项内容,是双方合作组建苏丹杂技团。
1971年10月,50名10岁左右的苏丹孩子来到武汉,开始在武汉杂技团学杂技、学音乐,一待就是两年半。他们是苏丹杂技团第一批演员,苏丹杂技团也是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唯一的杂技团。现任团长56岁的穆达维·阿里·比拉勒,就是当年50名孩子中的一员。
在武汉学艺的经历,至今影响着穆达维·阿里·比拉勒的生活。他会说中文,会用微信和中国朋友联系,还常拍照发朋友圈。提到武汉,穆达维会说:“武汉永远是我的第二个家!”采访结束时,他特意让儿子用中文写下了感谢的告白:“非常感谢武汉杂技团”
苏丹杂技团团长穆达维(左)和儿子穆斯塔法 中国驻苏丹使馆 赖建涛 摄
在武汉,我们叫老师爸爸妈妈
上世纪70年代,整个非洲以及阿拉伯国家,不知道杂技为何物。穆达维回忆,当时他的家人是从广播里听到招收杂技学员的消息,决定送他去试试。到武汉时,穆达维年仅9岁:“第一个感觉,就是武汉太冷了!”
苏丹气候炎热干燥,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首都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最高气温可达47℃,而武汉冬天的气温有时到零下。环境陌生,语言不通,不会拿筷子,更吃不惯米饭,这些年幼的孩子只有哭。“那时候年纪小啊,我们天真地以为,可以自己走着回苏丹,就想大家一起走回去。”穆达维说。
为了让小学员们安心训练,武汉杂技团专门给宿舍安装了暖气,还给他们安排了一场杂技演出:车技、走钢丝……精彩的表演把孩子们吸引住了。
听说他们也能学会这些表演,大家一下子来了劲儿。“我们都觉得能表演杂技的人是有魔力的,武汉人为什么有这种魔力?想来想去,我们觉得因为他们都吃米饭,而我们只爱吃大饼。从那以后大家开始抢着吃米饭,希望自己能早一天练成这些技艺。”穆达维说。
从零开始学杂技,不是件容易事。杂技团安排学员们每天练基本功,从早上到下午要练近十个小时,下腰、翻筋斗,动作一个都不能少。穆达维主要学杂耍和武术节目,吃了不少苦头:“不管是下雨、下雪都要练功,练功房没有暖气,真的是太冷了。刚开始我们哭着抗议,过了大概三个月之后,才适应了。”
穆达维记忆最深的不是少年学艺的苦,而是照料小学员的武汉老师们的精心。“我们50个孩子只有一个翻译,一开始照顾不过来。老师们就特别仔细地关照我们,教我们说中文,平时跟我们一起吃一起住,晚上还给我们盖被子,对我们很好,我们都叫他们爸爸妈妈。这些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为了鼓励学员们练功,老师们会准备一些小惊喜:动作练好了,或者学会了一句中文,老师就会奖励一些糖果,让学员们高兴好久。春节期间,老师们带着他们去拜年走亲戚,给他们带很多糖果和好吃的,“就像家人一样”。而遇到苏丹的民族节日,老师们也会给学员们放假,带着他们出门玩,近至武汉市区内的东湖、龟山、长江大桥,远至韶山、桂林,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2017年,苏丹学员回汉和恩师一起重游江滩 武汉杂技团供图
杂技成了苏丹名片,闪耀全非洲
在武汉学艺的两年多里,穆达维和伙伴们学会了《单蹬技》《木砖顶》《走钢丝》《水流星》《高车踢碗》等20多个杂技节目。“我们先是在武汉举行了毕业演出,然后和老师们一起去北京汇报演出。当演出完,所有的苏丹孩子都哭了,老师们也哭了。因为我们知道,这次演出完我们就要回苏丹去,舍不得武汉的老师们。”穆达维说。
这批苏丹小学员,回国后成为苏丹杂技团第一批演员。总统尼迈里亲自出席了他们的第一次演出。而作为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唯一的杂技艺术表演团队,苏丹杂技团很快成为苏丹共和国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他们走遍了苏丹的城市和州县,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亮相,还出访了众多阿拉伯和非洲国家。“我们演出时,经常是票卖完了,没有位置也还有很多人要进来站着看。我们去过很多城市,有人专程从其他国家赶过来看我们演出。”穆达维说,经常有观众在演出后会问他们,怎么能练就这样的本领,他都会骄傲地说:“我们的节目是向中国人学的,中国武汉!”
中苏两国因为杂技结下的情谊从未间断。改革开放后,两国交往更多,杂技情缘更深。
1977年至1981年,苏丹杂技团派出第二批共25位学员来武汉学习。1982年至1985年,武汉杂技团先后派出三批杂技专家前往苏丹喀土穆教学。2003年,两名武汉杂技教练在苏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因为这段杂技友情,尼迈里总统授予每位中国杂技教练一枚“苏丹民主共和国一级勋章”。1994年苏丹总统巴希尔访问武汉时,也特意授予“杂技女皇”夏菊花一枚“苏丹民主共和国一级勋章”。
苏丹学员在练习钻圈 武汉杂技团供图
有生之年,希望能带团回武汉演出
2017年11月,穆达维等9位苏丹学员受中国文化部邀请,回武汉杂技团“探亲”。这是他离开40多年之后,第一次回武汉。在洞庭小路3号武汉杂技团旧址,穆达维和同伴们回想当年一起溜出去在长江边玩耍的趣事,感叹着武汉变化之大。在武汉杂技厅练功房,他和曾庆林、姚金妹等老师紧紧抱在一起,热泪盈眶:“老师您还好吗?40多年了,我们很想你们!”
穆达维介绍,目前苏丹杂技团有100多位演员,当年和他一起来汉学艺的同伴,如今很多成了教练、编导。目前苏丹杂技团的演出节目,除了在服装、音乐上融进苏丹的文化元素,依旧保持着武汉杂技的技巧和特色。“不仅是杂技技巧,我们的服装、舞台、道具都是在中国杂技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
而在杂技之外,武汉的经历在穆达维生活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痕:“在团里我和同事之间交流经常会说中文,在家里吃米饭,大家都会用筷子。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每次遇到中国人我都会问他们:知道武汉吗,认识夏菊花吗?”
穆达维的儿子穆斯塔法目前在苏丹孔子学院学中文,穆达维还有意将女儿送到中国学中医。而他最大的愿望,是有生之年能促成苏丹杂技团和武汉杂技团的合作。“2021年迎来苏丹杂技团建团50周年,我希望能带团去武汉,和武汉杂技团共同完成一场演出。为了这次演出,目前我们挑选了12名小学员,如果有机会让他们到武汉杂技团学习那就更好了!”
记者手记
两座造就他一生的城,如此相像
穆达维当年在武汉杂技团的结业证书
准备此次采访时,我意外地发现,武汉和苏丹共和国首都喀土穆作为友好城市,虽远隔重洋,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作为湖北省省会,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城区有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将这个城市分为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在汉江汇入长江的南岸嘴,我的同事们曾多次拍下长江的黄色浪涛和汉水的碧波共存的惊艳画面。而喀土穆作为苏丹首都,因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而成为沙漠中的绿洲,青、白尼罗河两条河流在这里合二为一,同样因为不同的水色而形成了泾渭分明、平行奔流的壮丽景观,它们将这座城市分为了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个区域。
当我向穆达维提起这些时,穆达维感叹,当年他在武汉学习时曾无数次在长江边玩耍,也走过长江大桥,却并没有如此感受。直到2017年重返武汉经过长江大桥时,他才意识到,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两座和他的生命都有着重要关联的城市,居然如此相像。
让这两座城市产生更多情感连接的,是两地人民对杂技艺术的欣赏和喜爱。在武汉,提起杂技人们会想到夏菊花,建于1992年的武汉杂技厅更是市民皆知的地标,两年一度的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表演者,为期一周的演出成为了市民的节日。而在苏丹,苏丹杂技团被苏丹人民亲切地称为“苏中友谊之花”,尽管目前经济局势下行生活成本上涨,但一有杂技演出,人们依旧奔走相告,挤满了剧场。
杂技艺术,跨越了地域、语言的界限,让两座地貌相近的城市,有了共同的文化名片。杂技就像一座桥梁,让这两座远隔重洋的城市紧密相连,像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人们的心,系在了一起。 (记者王娟 通讯员赖建涛 林奋)
【编辑:刘思】
(作者:王娟)
上一篇:
太棒了!30个码头即将建成,游东湖逛绿道将有6条线路可选……︱早安武汉
下一篇:
新华社聚焦光谷创新引领迈上新台阶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1-30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1-30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1-30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1-3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30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9-01-30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9-01-30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9-01-30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9-01-3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30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19-01-30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19-01-30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19-01-30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19-01-30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19-01-30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19-01-30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19-01-30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19-01-30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9-01-30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9-01-30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