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实不实,要看“终端”感受 | 长江评论
2019-03-07 21: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2019“两会”期间,多个部委召开和参与新闻发布会。细数这些部委的通报和回答内容,一个最为突出的感受就是“实”:讲话有理有据,踏踏实实,既有一板一眼的数据,也有掷地有声的承诺。
  比如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8年”专项行动相关情况时,就提到组织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5.7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万余名等一系列数字。在回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提出诸如安排100亿元的资金用于创业贷款贴息,成立融资担保基金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等一系列举措。做了多少事,还将做什么事,靠数字说话,一目了然。
  从说的内容来看,各位负责人讲的也都是大实话、实在话,没有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敢于直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短板和不足。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一老一小”,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托幼托育能力不足等问题高度重视,并将加快解决养老育幼这个领域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首先是对人民群众诚意的表现,做了多少说多少,全是“干货”,不来虚的。在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场合,面向的是媒体记者,实际上是在回应整个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要对广大人民群众作答交账。既然政府干的都是人民盼的,那干得怎么样,也应该对人民有一个开诚布公的态度。回答中的“干货”多少、成色如何,反映的则是各项工作的实际落实和推进情况。
  政府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的,什么样的事才算“实事”?最终检验和衡量标准不在材料和图表中,而是在政策落实的“终端”,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日常生活是不是更方便更安全、周围的生态环境是不是更优美、企业的负担是不是更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出实招见实效。
  与“实”相对的自然是“虚”,有一种务虚叫“虚功实做”。比如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各种慰问、考察,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他们把表面功夫做得扎扎实实,做得滴水不漏,成为形式主义的“套路”高手,但一点实绩也没有。
  有一种“实”是办公室里忙得团团转,填表造册废寝忘食,工作好不好,看材料写得好不好。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这样的工作也很费时费力,但都是轮子空转,把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了无用功上。
  工作实不实,人民群众心里有杆秤,最有发言权。形式主义会骗人,群众的感受不会骗人,再好的好政策,最终都要靠真抓实干,变成人民群众眼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符樱】
  (作者:杨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