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公布整改情况,首批5家单位晒整改“成绩单”
2019-03-10 21: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0日讯(通讯员齐贝 记者王雪)1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委巡察办获悉,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月下旬,市委五个巡察组对十三届市委第五轮巡察的武汉市财政局、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原武汉市农业委员会(现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原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原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上3个单位合并到现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1家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回访督查,被巡察单位已完成面上问题整改495个,整改率为90.7%,建立健全制度615项,清退违规发放津补贴2811.34万元;面上问题整改追责问责53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61人,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其他处理436人。对于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市委巡察办将及时移交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加强督办。
  现将首批5家单位巡察整改部分内容摘编如下。
  原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效果不明显
  整改: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新完成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56个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工作,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等7个重点病种的双向转诊标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市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增加到2.07名,新增紧密型医联体3个,组建医疗共同体6个,下转患者人次增长率达到49%。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三通”覆盖40家市、区属医院和18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儿童医院、中医院等一批医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门诊移动支付,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甚至15分钟。加速推进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和“两票制”,在全国率先开展进口药品议价谈判,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平均增幅控制在9.31%。深入开展过度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等行为严肃督办,共发现过度医疗问题47个,均对相应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问题:推进“健康扶贫”“健康武汉”力度不够
  整改:建立“四位一体”保障机制,271个贫困村实现村级医疗服务全覆盖,签约服务贫困人口70680人,集中救治大病贫困人口687人,基本实现应签尽签、应治尽治、应保尽保。出台实施《“健康武汉2035”规划》,创建国家、省级健康促进区4个,国家、省、市级卫生街(乡镇)42个,省市级卫生单位、社区975家,2个区级疾控中心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全市医疗机构JCI国际认证实现零突破,入选全国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城市,18家胸痛中心获国家认证,16家卒中中心获省、市级认证,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5个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2家医院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2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单位,6人入选湖北中医大师、名师。
  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整改:开展党组织设置、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党建经费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等7个专项整治,对查找出的88个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到位。新建党支部40个,组织专题培训12场,知识测试覆盖党员8137人次,制定关于基层党建责任体系、行业党建等规范性制度文件7个,创建支部党建品牌84个。“落实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工作经验在武汉电视台“两个责任书记谈”节目报道播出,6堂党课在全市“百优党课”中获得佳绩。
  问题:违规接受企业设备捐赠
  整改:在全系统18家委属医疗卫生单位全面清查违规接受企业免费捐赠、投放医疗设备,捆绑销售试剂、耗材等问题,对违规接受捐赠的215台设备,除1台报废外,清退121台、残值购回93台,31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印发《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医疗设备捐赠及规范耗材使用的通知》,明确受赠范围,严格医用耗材采购及使用监管,严令禁止违规接受捐赠、捆绑销售耗材等行为。
  武汉市第一医院
  问题:作风建设不实
  整改:针对巡察反馈问题开展调查,严肃问责,共追责问责21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组织处理及其他处理16人。开展违规在企业兼职清理工作,清理出兼职人员3人;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清退资金9.7万元。围绕打造“江城最温暖医院”目标,组织全院职工重点学习《武汉市卫生计生系统工作人员“庸懒散”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修订医院《人事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完善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加大投诉处理与惩处力度,强化结果运用,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聘任挂钩。制定《医患沟通培训制度》,确保每年职工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培训不少于4次。
  问题:落实改革任务不力
  整改:强化医疗联合体建设,新增医联体9个,2018年向医联体下转800人次。成立预约服务管理中心,推进全预约分时段精准诊疗,预约诊疗率达70.8%,同比增长19.9%。以全市DRGs付费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开展DRGs质量点评,规范物价收费行为,2018年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同比下降1.2元。制定医院“门诊均次费用考核标准”,严控门诊病人均次医疗费用,对均次费用较多的医生进行约谈,杜绝“大处方”、过度检查行为。严格执行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依照标准共处罚各类违规行为230余人次。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工作,成立薪酬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积极开展调研。加大中医药发展投入力度,2018年,全院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诊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比例达11.0%,医院各项改革指标完成情况均位于市属医疗机构前列。
  问题:工程建设、设备耗材、药品包装材料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不力
  整改:对存在的问题迅速组织专班进行调查,并严肃追责问责,依纪依规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人、诫勉谈话处理1人。加强医院招标管理,成立招投标办公室,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流程,修订医院《采购与招标管理暂行办法》,依法依规开展招标工作,制定《基建项目管理办法》《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举一反三,开展2010年以来投资50万元以上基建项目自查,新发现一批问题,强化整改。
  武汉市中心医院
  问题:党建工作抓得不实
  整改:修订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到所联系的党总支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在省委党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180余人参加培训,理论知识测试全部合格。按标准设置内科、外科、门诊等党总支党员活动室,配齐党建标识、电教设备、图书资料。结合科室跨院区设置、党员分散的实际,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将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等28个跨院区在职临床党支部划分为56个党小组,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的实施办法》等7项制度。充分发挥医院近年来涌现出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语言处方医生”蔡常春、中国医师奖获得者“60分贝”暖医江学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庆华、38℃妇产科等先进典型的精神引领作用,采取成立红色先模导师团、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组织特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活动。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会上作主题发言,党委2018年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首批党建“创新案例奖”、全市“百优党课”一等奖,内分泌科党支部“融合型党建1+4模式”荣获“2018年度全市卫计系统优秀党建品牌”。
  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严
  整改:组建专班对近年来津补贴发放情况逐一清理、全面排查,对巡察发现违规发放的569万余元资金,目前已清退525.24万元。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处理规定,每月定期通报违反职工守则及医德医风行为,取消16名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医务人员评优评先资格,对违反职工守则及医德医风的42起案例,分别给予相关人员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制定完善差旅费、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差旅费预算管控、公务出差审批制度,对涉及人财物的9个重点科室进行两轮廉政风险点排查,列出风险点72个,做到“一岗一清单”。2018年,利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309人次。
  问题:服务患者质量不高
  整改:通过国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甲”测评,在市属医院率先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引进2名院士,挂牌国家妇产、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层次和数量位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修订内部医疗价格检查制度,推出“服务不满意就找我”“互联网+健康”等4大类19项服务创新举措;建立“药品信息化预警管理平台”,对医生处方进行“全点评”,按市卫健委要求每月对出院病历及门诊收费清单进行抽查。2018年,医院为290万余名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患者总体满意度提高至93.05分,检查及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与2017年持平,市长专线投诉办理满意度由72.8%提升至95.7%,综合一科获评全市“双评议”十优满意单位。医院2018年创新医疗新技术13项、新项目26项,三四级手术量同比增加6.2%,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9年被列为湖北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七家单位之一。
  原武汉市农业委员会(现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问题:乡村振兴统筹机制不畅、协调力度不够
  整改:参与制定《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我市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起草《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议事规则》《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激励暂行办法》;通过《2019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7大类共26个具体工作任务,并明确牵头的市直部门。大力拓面提质,以“三乡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武汉实践,圆满完成省级特色工作目标、市领导领衔的改革排头兵项目和市级绩效目标等重大工作任务。截至2018年底,全市组织实施“三乡工程”的行政村达到618个,吸引社会资金156.89亿元,建设共享农庄2085户,实现农民增收25.97亿元。2019年1月,“三乡工程”示范村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先后获评2018湖北十大“最美乡村”和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问题:产业脱贫效果不明显,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整改:推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和电商扶贫,建立健全贫困户利益联动机制,271个贫困村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盘活资源将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与贫困村精准对接,2018年,全市实现21597人脱贫、87个贫困村出列,基本完成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的目标任务。黄陂区“三乡工程”带动15万农民吃上旅游饭;新洲区采取“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桂花苗木、茶叶、葡萄等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3021户6834人增收;江夏区探索开发区企业与贫困村扶贫产业对接,带动4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蔡甸区制定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带动全区1982户贫困户发展家庭农场1.6万余亩。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对资金使用进展缓慢的区下发督办通知单,截至2018年12月30日,黄陂、新洲、蔡甸、江夏四个区2017年度支农资金平均使用率已达84.72%。市、区两级清退、停止拨付、规范整合有关资金共计约3.1亿元。对4个区开展2018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据初步统计,全市财政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率为5.96%,2018年度结余结转资金不超过年度预算投入的8%。
  问题:基层党建薄弱、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执行不严
  整改:局党组在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发展党员专项排查和“五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10名局领导深入对口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督导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选派13名支部书记参训,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会、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培训会,组织26个党支部200多名党员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务工作能力。制定《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方案》,修订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纪实手册,督促基层党组织认真梳理并完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项目清单,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评”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围绕中心工作,重点打造精准扶贫、红色三乡、农产品安全卫士三个党建品牌。
  武汉市财政局
  问题:财政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整改: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财税政策,充实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武汉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大力支持产业高效高新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招才引智等扶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减轻企业负担279亿元。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900.24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8.7亿元,同比增长11%,收入规模、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居第四。更加注重将财力向民生倾斜,从严控制行政运行成本,2018年我市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15%,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2.7%,市直“三公经费”支出比年初预算数压减28%。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面提质,深化财政信息公开,2018年,武汉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在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首次进入前四,在全省PPP工作评比中位居第一。
  问题: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力度不强
  整改: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领域和债券资金支持方向,主要支持环境大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研究制定《武汉市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分区、分部门、分平台细化下达具体工作责任清单,压实化债责任链条。会同市纪委制定《关于政府违规举债融资问题线索移送处置的办法(试行)》,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严防新增隐形债务,加强追责问责。
  问题:助力精准脱贫的资金使用效果欠佳
  整改:加大精准扶贫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2018年投入扶贫资金22.4亿元,同比增长10.3%,着力保障全市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助学扶智、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对省确认的271个贫困村增列精准扶贫资金,对880个革命老区行政村给予定额补助,切实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促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坚决破除扶贫资金领域“条块分割、撒胡椒面”现象,积极推进全市扶贫投入区级整合,实现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区”;增列专项扶贫预算,清理回收存量资金,组织相关区财政部门集中财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制定《武汉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全面推进财政扶贫政策资金信息公开,实现市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网上公开,街道(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市级专项精准扶贫资金投入、统筹、使用、扶贫成效四个方面实施绩效评价。
  【编辑:金鑫】
  (作者:王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