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主题文化邮局名誉局长:举办世界邮展是武汉的荣幸
2019-03-18 15:1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8日讯 在近日举办的2019湖北省主题文化邮局名誉局长论坛上,央视高级编导、楚文化研究专家、地质界教授级高工等学者、专家纷纷变身为集邮爱好者,接受长江日报专访,讲述他们和邮票的故事,从集邮中感受到的知识提升和精神愉悦;畅说举办世界邮展是武汉的荣幸。


  家书抵万金集邮寄深情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李正琪,现受聘为郧龙家园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他与邮票有一段特殊的缘分,他和夫人在素未谋面时全靠书信联络、恋爱,等到见面之时即是结婚之日。
  李正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是一个山区的孩子,小时候没有写过信,直到上大学离家远了,才开始给家里写信,才接触到邮票。”贴着邮票的信里主要问候一下家人,聊聊日常学习和生活,看上去波澜不惊,笔下却饱蘸着亲人间彼此关怀、牵挂的情愫。
  毕业后,李正琪来到湖北工作,身在家乡湖南的父母要给他介绍女朋友。两人先互寄了照片,然后开始通信,书信来往了两年多,贴了两年的邮票,彼此加深了了解。感觉不错,李正琪便准备回去结婚,结婚当天也是他俩第一次正式见面之日。
  婚后,李正琪和夫人又分居了6年,因为他从事地质工作,经常在野外奔忙,回家时间少,两人继续靠书信传情。“很多人受不了这种婚姻,但我们维持下来了。” 李正琪自豪地说,书信成就了他一生的姻缘。
  中国楚文化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农源乐都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刘玉堂与集邮的渊源,也皆因妻子的爱好。妻子大学毕业后热衷于集邮,至今已快40年,只要有机会,他就帮妻子搜集邮票。
  在支持妻子集邮爱好的过程中,刘玉堂对集邮有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集邮除了经济价值、收藏价值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邮票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展示和收藏,通过集邮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神愉悦能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虽然现在人们的通讯联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书信和邮票的使用需求大为降低,但这不等于邮票没有价值,邮票的艺术性、文化性和不可复制性,正是邮票的魅力所在,也是为什么现在通讯发达了,邮票的使用功能弱化了,而民间还有很多人喜爱集邮、各国还要发行邮票的原因所在。”
  邮票是教科书是历史文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导、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武汉长江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李近朱从小开始集邮,他说:“我从邮票中获取了很多知识,集邮这个兴趣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读小学时,有一次历史课,老师提问: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哪一年、哪个地方?同学们哑口无言,只有李近朱举起了手,答道:“1851年,在广西金田。”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李近朱说:“其实我没有专门背诵过这个事件,而是我的集邮本里有一套邮票,是1951年发行的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纪念邮票,1951年往前推100年是1851年,所以我答对了。”
  “从1840年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至今,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集合起来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教科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重大事件、社会进程……都被邮票定格记录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知识在我爱上集邮、翻看邮票的同时,都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而且,邮票的起点很高,它是国家名片,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能上邮票的。国家名片的一个职责是塑造国家形象,所以邮票是把最精华的东西展现出来,既高端又多元。”
  李近朱提出了“邮票是文物”的观点。“文物有两个特征,一是见证历史,二是不可复制。这两个属性,邮票都具备。邮票是见证历史、存留历史的载体。1840年,英国发行的黑便士定格了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的历史。1878年,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诞生记录了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的历史。翻一翻179年来全世界发行的邮票,141年来中国发行的邮票,看到的都是历史。”
  “全世界对邮票的发行也都有一个规定:不能重印。我国1980年发行的生肖猴票发行425万枚,从8分钱升值到现在的1万多块钱一枚,涨了10多万倍。大家都喜欢,觉得不够,想重印行不行?不行,425万枚卖完了就完了,发行量和存世量决定了它的珍贵性,所以邮票和文物一样是不可复制的。”
  “举办世界邮展是武汉的荣幸”
  6月11日至17日,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将在武汉举办,主题邮局的名誉局长们充满了期待和祝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武当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杨立志说:“通过世界邮展向世界各国展示武汉和湖北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舞台,借这个机遇讲好武汉故事、湖北故事。我们不仅是改革开放学习外来的东西,也要对外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朋友喜欢中国京剧、中国书法、中国的太极拳,我们的邮票上都有这些内容。他们带一份回去又简单又轻松,把中国文化带回他们的国家,是传播中国文化非常好的机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立志 通讯员高健摄
  深谙楚文化精髓的刘玉堂认为,荆楚文化将在这场世界文化盛会上大放异彩。邮票虽然只在方寸之间,但其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多,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比如《武汉长江大桥》邮票,见证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如火如荼的交通建设,也反映着中苏友谊;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厂等生产画面登上邮票,反映的是工业文化,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屈原、李时珍、知音文化等等,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这些也都在邮票上展现过。
  对于世界邮展选择在武汉举行,刘玉堂感到非常自豪。武汉是湖北文化的集中代表,武汉乃至湖北的元素肯定会在世界邮展上有更多的呈现,这对向世界展现荆楚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宣传武汉、宣传湖北,弘扬优秀荆楚传统文化,促进优秀武汉文化、优秀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有裨益,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武汉形象能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世界性的赛事能在一座城市举行是一座城市的荣幸和福气。”(记者胡蝶 付莎 通讯员高健 李汉梅)
  【编辑:祝洁】
  (作者:胡蝶 付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