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特别的旅程,在鄂州沐浴“清风”
2022-10-12 09:35:00 来源: 鄂州融媒


  为推进清廉文化建设
  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廉尚洁的清廉之风
  我市依托红色资源
  推出了红色旅游和清廉文化体验专线来一场特别的旅程共同沐浴“清风”吧
  温
  馨
  提
  示
  出游前,请通过权威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出游时,备齐个人防护用品,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做好个人防护,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健康安全游览。
  鄂州市红色旅游及清廉文化体验线路
  一、“寻伟人足迹 忆峥嵘岁月”体验之旅(一)鄂州是一片红色热土,不仅留下过毛泽东等伟人足迹,还有辛亥革命三烈士之首彭楚藩、李大钊的学生和战友范鸿劼……红色火种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鄂州儿女在这里书写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留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树起一座座永垂不朽的历史丰碑。
  行程路线:毛泽东视察临江纪念馆→彭楚藩烈士馆 →长港镇峒山社区
  主要旅游点:
  毛主席视察临江纪念馆
  点我看地址


  入选第一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从武昌前往黄石视察的途中,当车队沿武黄公路行进到当时的鄂城县(现为鄂州市)的华容区临江公社黄柏山大队时,毛主席为路边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的棉花田所吸引,让车子停下。他健步走向棉田,仔细察看了棉花的生长情况,还置身棉花林中,用身体比了比棉株的高度,还向当地农民和队干部详细询问了生产和生活情况。这短短的20分钟,却鼓舞了临江人民几十年,1977年毛主席视察临江纪念馆就在这里建立。经过重新修缮,馆外绿树成荫,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文物、非遗产品、历史文献和电子图文等一系列红色文化。
  彭楚藩烈士馆
  点我看地址


  在华容镇凉亭村内,一座雪白的礼堂式建筑十分亮眼,这里就是辛亥首义第一烈士彭楚藩烈士馆。1884年彭楚藩出生于华容区凉亭村,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用自己的鲜血助燃了武昌起义的烈火。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1927年当时民国湖北省政府拨款修建一栋四合院式的“彭烈士祠”,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放火烧毁。抗战胜利后,地方政府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后因年久失修严重损毁。现彭楚藩烈士馆是1975年在原祠附近再度修建,1979年正式建成,为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240平方米,内设革命烈士彭楚藩专题展。该馆入选第一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港镇峒山社区
  点我看地址


  长港镇峒山社区早年是国营长港农场峒山分场,是一个在湖田中垦殖而来的村落。它位于鄂州市百里长港中段,2008年以来,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现是省直机关工委批准设立的全省党员干部教育七个基地之一,是鄂州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一个缩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峒山社区视察,就未来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指向。近年该社区已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科普等体验农业,吸引了大批游客。
  二、“寻伟人足迹 忆峥嵘岁月”体验之旅(二)追寻红色记忆,把鄂州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鄂州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观光赏景中,让鄂州儿女了解鄂州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培育新时代精神,引领鄂州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行程路线:吴兆麟纪念馆 →贺龙军部旧址 → 鄂南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旧址(沙窝乡麻羊垴)
  主要旅游点:
  吴兆麟纪念馆
  点我看地址


  吴兆麟(1882—1942),鄂州葛店人。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担任临时总指挥。后督修樊口大堤等水利工程,捐资修建武昌首义公园。1938 年日军侵占武汉,要他出任伪军和伪政府高官,他不为所动,保持了民族气节。吴兆麟纪念馆建于 1998 年,坐落于洋澜湖的北岸,占地面积约 3000 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为两层,为红顶白墙三层欧式仿古建筑,呈“丁”字形,造型典雅。纪念馆正中悬挂着辛亥革命十八星军旗,馆内展品丰富。一楼为名人真迹殿,收集了康有为、居正、程思远等人为吴兆麟题词的真迹二百余幅。二楼是吴兆麟将军生平事迹展览,分为“投身行伍,密结团体”“受命指挥,立功首义”“运筹军政,抗击清军”“功成身退,为民兴利”“高功亮节,后世敬仰”五个部分,用图片、实物把将军功勋卓著、为民兴利、胸怀坦荡的一生展现在大家面前。
  贺龙军部旧址
  点我看地址


  亦称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是贺龙元帅参加北伐时在鄂州驻军的指挥部所在地,是省级、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位于鄂州城区大北门正街,建筑面积 700 平方米。分前后两栋,前栋是当年警卫、后勤人员居所,后栋是贺龙当年的办公室、卧室及军部机关办公场所。该旧址是大革命时期鄂城工农革命运动的历史见证。2016年3月22日,旧址按照纪念馆标准建成开放,推出红色主题陈列,讲述了贺龙从桑植举义到南昌起义这一时期重要的革命活动,再现贺龙在鄂州的革命历史,成为鄂州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鄂南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旧址 (沙窝乡麻羊垴) 点我看地址麻羊垴,又叫天平山,在鄂州市区东 30 里,方圆 20 余里,海拔 219 米,北临长江,东依花马湖,南望幕阜山脉,地势险要,林海苍翠,风景秀丽,集革命遗址、旅游风景于一体。麻羊垴山中有古寺、仙人脚印、玉女晨妆、烈马回头、飞虎贴壁、双龙抱金龟、狮子盘绣球等景点。它既是鄂东南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胜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抗日根据地遗址。王震、王首道、郑位三、张体学等革命先辈曾在此指挥过多次对日伪军的作战,流传下不少传奇故事。除了鄂南中心县委旧址、鄂大政务委员会旧址、新四军营房旧址、张体学军事指挥台等革命遗迹外,还建有麻羊垴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抗日烈士陵园等。


  ①麻羊垴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麻羊垴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麻羊垴云盖寺,是抗日时期鄂大政务委员会旧址。馆内收藏了抗战时期鄂大地区抗日斗争的有关史料遗物,如录像带、录音带、照片等;陈列有当时在此战斗过的老同志、老领导的回忆录,革命战争大事记、中共鄂南中心县委简介、麻羊垴战斗简介、池湖港水上交通站情况介绍、边币等。 ②鄂南中心县委、鄂大工委、鄂大政务委员会旧址:云盖寺在1942年至1945年间,还是鄂南中心县委、鄂南抗战指挥部以及鄂大工委、鄂大政务委员会所在地。当时云盖寺僧众曾以池湖港为阵地,成立了“抗日十人团”,配合当地“船救会”“农救会”等抗日群众组织,组成地方“渡江游击队”,在鄂城、黄石等沿江据点日伪的严密封锁下,安全接送我党政干部和新四军、八路军指战员往返大江南北数百趟,共计两万多人次,被鄂豫边区誉为“水上红色渡江队”。2011 年,云盖寺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列为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③新四军营房旧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南下部队过江后,经常驻扎在这里,进行军事休整。这处营房常年皆有新四军战士和南来北往的军事干部入住。解放后,新四军营房旧址经多次维修,现仍保存完好。 ④张体学军事指挥台:距云盖寺东面百米远的一处山头,是 1944 年3月,张体学指挥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十、四十一团和鄂大地方武装反击顽军马钦武、廖义华的地方,1995 年立有张体学军事指挥台纪念碑。


  ⑤抗日烈士陵园:抗日烈士陵园内有抗日烈士王祈鑫之墓、新四军抗日烈士墓和麻羊垴战斗烈士纪念碑。抗日烈士王祈鑫,是鄂大财政干事,1943 年在徐门村征收税款时,与日寇遭遇,不幸壮烈牺牲,年仅 23 岁。新四军抗日烈士墓是合葬墓,1943年新四军烈士柳班等三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1958 年将他们的遗骨收集整理合葬。麻羊垴战斗烈士纪念碑是 1995 年鄂州军分区在此竖立的石碑,以示纪念。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熊蔚 编辑:邱菁 责校:蔡亚文 编审:何芬
  值班主编:郑博 监制:余洪波
  往期推荐
  支持我们,请点击“点赞”+“在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