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民带5名大凉山孩子来汉研学,孩子们亲眼看到长江大桥“很震撼”
2023-05-04 11:51:00 来源: 长江日报

苏正民带着一群大凉山的孩子回到了武汉。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5月2日上午9时30分,皮肤黝黑、身着短袖的苏正民微笑着走出武汉天河机场,身后紧跟着5名第一次来武汉研学的大凉山孩子。这是去年8月回到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支教后,25岁的苏正民第一次回到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接下来的4天,他将带着这些孩子深入了解武汉。

长江比书上更壮观

孩子们在车上欣赏江景。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抵达武汉后,苏正民和孩子们乘坐学校提供的大巴车,前往入住的酒店。一路上,孩子们都非常安静,眼睛盯着车窗外,不停用手机拍照拍视频。

这次来研学的5名孩子来自越西县二中初一和初三年级。苏正民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研学的念头去年就有,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年3月,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派人到越西调研,最终促成了此事。

据悉,5位同学均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基本上都未离开过越西县。

车行至长江二桥,听说外面就是长江,同学们都非常激动,纷纷隔着车窗远眺,看着辽阔的江面上一座座桥梁,同学们都发出阵阵惊叹。

14岁的周敏霞是初一的学生,也是此次研学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她平时喜欢上支教老师严宇飞的地理课。

为了让孩子们对一些地理概念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严宇飞上课时会引用武汉的一些实例来进行解说,长江、武汉长江大桥就是他经常给孩子们描述的对象。“虽然看了一些图片,但没有亲眼见过,还是没有直观的印象。”周敏霞说。

人生第一次亲眼看到长江后,周敏霞感到很震撼。她说:“它比书上描绘得更加辽阔、壮观。”当得知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建成并使用66年后,她眼中闪着光,“太了不起了”!

带上彝族服装来武汉

苏正民和同学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入住酒店后,苏正民带着孩子们初步逛了一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非常兴奋。

根据行程安排,孩子们将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湖北省博物馆等景点,参加学校组织的“五四”青年节特别升旗仪式及2022—2023学年“五四”综合表彰大会等活动。孩子们还将参加多场座谈和拓展活动,与哥哥姐姐们交流并互动,还将一起做客长江日报。

对彝族孩子们来说,这次研学活动非常重要,大家不约而同带上了民族服装,准备在研学时穿上,展示一下彝族文化。

“为了这次研学活动,我特意找表妹借了一件民族服饰。”初三学生曲比依布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越西县。在彝族人习俗中,一般在重大活动和节日才会穿上民族服装。

曲比依布的父母和哥哥曾在武汉打过工,回乡时有时会给她看一些武汉的视频,讲一点武汉的故事,这让她从小对武汉就很好奇。

得知研学的消息后,她主动报名参加,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父母鼓励她“出门见识见识”。朋友们得知后,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多拍点图片和视频,回去后一起分享。一路上,她拍了很多素材。她说:“武汉这座城市很美,很干净。”

争取将来到武汉上大学

这些学生第一次到武汉。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初三学生八九拉牛木还带了一套练习册,准备研学空闲时间补下课。

这是八九拉牛木第一次离开越西县,以前她只是在学校的地理课上对武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抵达武汉后,一路的所见所闻给她不小的震撼。她说:“感受非常好,比我之前想象中更好。”她也拍了很多图片和视频,准备回去后给家人分享。

作为大学之城,武汉有很多知名高校。一路上,八九拉牛木经过了武汉大学等高校,又现场参观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像苏正民老师一样,考到武汉来上大学。

4月底,当马海马红知道自己可以来武汉研学时,他还有点不相信。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平时跟着奶奶生活,以为父母会反对他远行。

出乎意料的是,班主任联系他妈妈时,妈妈让他想去就去。除了叮嘱安全外,父母在电话里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带上一套崭新的民族服装。

第一次来武汉,马海马红观察得很仔细:“武汉很漂亮,城市也很干净整洁。”他说,自己回去后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到武汉上大学。

另一名来武汉研学的学生麻卡布机也暗自下定决心,将来尽力考到武汉来上大学。此前,他通过手机了解了一些武汉的知识,对这个城市的历史很感兴趣。这次亲眼看到武汉长江大桥后,他感到“很壮观”。

这次研学,马海马红带上了哥哥只穿过一次的民族服装,准备在武汉拍下照片和视频留作纪念,也勉励自己更加发奋学习。

帮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苏正民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拍照留影。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谈及这次研学活动的初衷,苏正民介绍,这是一次探索,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帮助更多大凉山的孩子走出“大山”,而这正是他曾经走过的路。

苏正民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沙马拉达乡火把村,从小家境贫寒。在社会的帮助下,他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学生,山里娃走出了大山。在校期间,在社会的关爱下,他克服了自卑等障碍,变得阳光自信。

去年6月,苏正民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用了6000余字致谢65人,经长江日报等持续报道,感动全网。

本科毕业前,苏正民获得了保研资格。此后,他选择参加了团中央发起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回家乡四川凉山支教一年。

去年秋季学期起,苏正民开始在凉山州越西县第二中学担任支教老师,教授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和八年级的物理。

“孩子们,我们读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这是苏正民在课堂上讲得较多的一句话。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能够多看看世界。

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苏正民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对于大凉山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需要跨越的“大山”有两座。一座是物理意义上的大山,有了便捷的交通,现在的孩子们已经能很轻松地前往其他城市;另一座是心中的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要克服自卑,还有一段路要走。学校和他策划这次研学活动,就是希望能帮孩子们走出大山,拓宽眼界,从而更加自信。

除了研学外,苏正民还在考虑引入夏令营模式,帮孩子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他说:“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越发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价值。”(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