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产业制造与战略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范如国
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武汉需要着力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如何在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三个层级产业之间,寻找适合武汉技术、人才、资源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谱系,是武汉市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核心问题。武汉市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力度。近几年来,武汉市陆续出台了许多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让众多企业渡过了难关,也使得这些产业在政策支持下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同时,指导帮助困难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做好兼并重组,实现产业间相互协同、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武汉市的产业制造。武汉急需发展的是产业制造,而不仅仅只是制造产业。武汉发展产业制造,就是紧紧围绕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针对全球产业日益呈现的智能化、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从产业结构、产业创造、产业技术、产业设计、产业重构、产业市场化等方面对武汉市的产业展开创新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从整体上提升武汉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可持续竞争能力。
从战略性出发培育武汉市自己的“产业公地”。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面前,武汉市产业发展要有战略性思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自身的“产业公地”建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等都是武汉市“产业公地”形成的重要来源。“产业公地”形成是支撑武汉市产业未来赢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武汉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平台。
对武汉市前景良好的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和前瞻性培育。武汉市一方面要优化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要对前景良好的产业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前瞻性培育,深耕武汉市自己的“产业公地”。
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创新性、高层次人才在武汉创业发展。做好产学研对接,加快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武汉要注意城市文化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进一步改变,下大力气解决“聪明不精明,有知识没见识”的问题。目前两个因素制约武汉市留住优秀人才在武汉创业发展,一是薪资水平较低,二是思想保守及创新意识薄弱。我们的城市在理念上要创新,要有层次、有品位、有审美感。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当前武汉市产业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我们需要突出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促进轻重产业、传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武汉市应该积极谋划,进行系统创新,充分释放潜力,确保优势成为武汉市持续的竞争能力,实现在产业结构上自主可控与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