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别为他人做嫁衣
2017-03-18 08:51:00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制造

别为他人做嫁衣

□刘雪松

最近人们还在热议,直播代购竟然也会造假,假到连海外奢侈品商店的场景都可以是假的,假到直播代购状态下买回来的奢侈品需要专业的鉴定师才能辨识。

不揭不知道,一揭吓一跳。海外代购有假货,中国大概有6成的人知道,但直播代购买回来的名牌多达6成是假货,这是能够吓掉人假牙的惊讶事。过去海外代购造假,大家骂网购平台,今天你通过直播看着别人为自己代购,结果到手的还是假货,再骂平台你都不好意思了。

中国制造业造假的仿真性,已经到了专业的鉴定师才能辨识的地步,它反过来说明,制造能力还真不是问题,而且很多国际大牌都是在中国代加工。这时候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就是出在缺乏自主创新、缺乏品牌建设、缺乏工匠精神。

中国很多制造企业,有良好的设备和生产能力,但是却乐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乐于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假冒伪劣的利益链做嫁衣裳,最后赚到的是小钱,伤害的是知识产权,然后是口碑扫地。为什么不能生产出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这么多消费者痴迷于世界名牌?这是两个相互交错的问号。

中国制造无假货,网购平台上的商家才能无假可卖。这是监管部门应该重新梳理的思路。将平台上的商家作为监管的线索,继而追溯假冒伪劣制造厂家的法律责任,让贪图造假、甘愿造假的生产厂家的产品止步于厂门,这是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出路,也是一举多得的治理正路。

以浙江为例,浙江监管部门着力于假冒伪劣的源头,这些年通过线上的线索追溯、线下的严厉执法,使得假冒伪劣难以露头。而企业自身也痛定思痛,改换门庭走正道,通过创新驱动打造浙江制造,涌现出许多代表中国制造业水平的国际品牌,实现了成规模的产品升级。而今小到一支圆珠笔的笔芯,浙江把这个世界级的制造水平拉平了,去年G20峰会上的礼物就有了这支代表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圆珠笔;大到大飞机制造的产业链,浙江也已初步构成。这是企业自身发力、监管精准用力、政策引导给力的综合作用。

加大对于中国制造业制假造假的打击力,逼着它转型升级成自主品牌,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断了假冒伪劣销售渠道的供货源,这是一举多得的路径。否则的话,国产乏好货、国产少名牌,中国的消费者就会不停地从国外产品那儿买单。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