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还要有精准约束
2017-06-24 15:17:00 来源:长江日报

精准扶贫还要有精准约束

□叶祝颐(武汉教师)

6月23日,审计署公开《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从重点抽查的158个县看,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105个县的11.3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有的已置办高档轿车、商品房等却未及时退出,个别村干部将亲属纳入建档立卡对象,43个县的2.99万名贫困家庭子女未能按规定享受教育扶贫资助;84个县形成闲置资金19.54亿元,96个县发生骗取套取、违规使用等问题297个、涉及扶贫资金3.81亿元。(6月23日《中国经济周刊》)

虽说审计抽查168个贫困县总体情况尚好,但是一些地方扶助对象不精准、执行政策不严格不是小问题。一方面,不少扶贫资金闲置甚至被骗取套取、违规使用;另一方面,贫困家庭嗷嗷待哺,却收不到扶贫款。某些地方执行国家扶贫政策如此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被审计署曝光,只是咎由自取。等待这些地方的将是整顿和问责。值得追问的是,审计署抽查158个县,就查出一大堆问题,如果审计署改抽查为统一检查,结果又将如何呢?

不仅扶贫资金长期闲置、骗取,一些地方乱戴贫困县帽子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国务院扶贫办官员苏国霞曾表示,贫困县脱贫以后不愿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这样的现象客观存在。某些地方一方面戴着贫困县帽子找国家要扶贫资金;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大秀富裕,申请小康县、百强县。

据介绍,国家扶贫办认定贫困县主要采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三个指标,是一套比较有技术的、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问题是,有技术的指标体系下,为何会出现贫困县炫富的咄咄怪事呢?按照相关规定,骗吃低保者不仅要清退相关资金,面临问责处罚;如果情节比较严重,还可能构成诈骗罪。而某些地方骗戴贫困帽,扶贫资金被闲置、骗取,并不贫困的人成为扶贫对象,骗取国家扶贫资金,相关部门是否该采取问责措施,启动法律程序呢?

令人欣慰的是,扶贫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已经被审计署曝光。针对某些地方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的现象,国家扶贫办正在采取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建设扶贫县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这些机制能否杜绝富人被扶贫、穷人被“脱贫”、扶贫资金被冒领、贫困县炫富等怪现象,不仅考验着地方政府及其主政者的诚信与国家扶贫办的执行力,而且事关亿万民众的福祉,考验着国家的扶贫政策效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