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股市略显枯燥 市场风格回归蓝筹
2017-10-08 07:09: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大千)A股延续窄幅震荡整理,成交量继续萎靡表现,但市场内资金并未出现明显流出迹象,沪股通和深股通均现较为明显净流入,分别达到4.55亿元和7.78亿元,同时IF和IC主力合约尾盘出现一定的拉涨,且持仓量小幅上升,市场对于节后市场的走势仍持偏乐观的态度。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小幅上涨0.28%,深市三大指数上涨约0.5%。行业板块多数上扬,保险及酿酒小幅回落,5G概念持续上行,早间次新股、中小创、钢铁、医疗板块走强,中证500指数早盘走高,随后受到煤炭有色等资源类板块的拖累,回落,尾盘再度拉升走高。证券板块再度启动,同时银行板块小幅回升,对指数形成一定的支撑,亦带动上证50指数及主力合约上行。

事实上,近期大盘连续维持高位盘整,市场热点板块较少,并且成交量也连续萎缩。沪指连续23个交易日振幅低于1%,刷新了历史纪录。从成交量来看,两市4000亿元出头的成交额比前三周的日均成交量缩减了三分之一,反映出节前整体交投冷清的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A股过去10年国庆节前后一周的走势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到2016年,沪指国庆节前一周共有五次下跌,五次上涨,涨跌对半;国庆节后一周交易中,10年来有8次上涨,仅有2次下跌,上涨概率达80%。

对于10月份以及四季度的行情,有私募机构认为,当前市场整体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依然处于结构性行情,主因是宏观流动性维持紧平衡,经济仍处于改革转型攻坚期。但结构性机会仍将非常明显,大部分的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仍成立。当前主板的估值仍较低,向下风险不大,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偏高。

方正证券认为,从近几年历史经验看,“十一”长假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基本都走出长阳走势的“开门红”,并开启四季度上行走势。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调持仓,逢低关注券商、国改、通信及有补涨要求的个股。

华创证券表示,随着近期两融资金增速放缓,节前投资者交易意愿下降,市场缺乏新的增量资金,因此股指缺乏上攻动能。当前环境下,市场各方对于基本面的分歧导致多空双方力量相对均衡,这也是导致股指横盘震荡的重要原因。随着节后相关经济数据公布及市场短期流动性恢复,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分析,近几周指数行情较为有限。周期股持续调整,预期上的冲突可能待采暖季才能真正化解,但基本面并不支持太过悲观的预期。因此,周期股下跌可能是加仓良机。具体来看,A股基本面并无明显恶化,宏观经济数据转弱是短暂冲击。结构上,金融与消费相对占优,周期低位或是加仓良机,成长反弹或基本到位,关注滞涨主题或个股。

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的策略主要是以静制动,具体来说,要有一定的防御心态,对未来市场潜在的风险点有足够的理解和应对,在实际组合管理中会尽量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耐心等待合适时机去集中配置认可的方向。四季度过于基于行业轮动或主题轮动的交易性操作机会相对有限,对行业及个股深入研究及未来增长较为确切的预测,才是未来一季度投资的关键所在。

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未来市场缺乏指数大幅上涨的行情,指数整体会在相对较窄的区间震荡,但市场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考虑到市场经历了前三季度结构性牛市表现后,四季度市场防御的必要性在提升。同时,未来市场的风格有一定切换可能,相对看好盈利基本面进一步强化的行业及个股,如必需消费品等细分行业。同时,前三季度表现相对不好的行业中有部分行业的基本面实际上没有市场预期差,如医药、旅游、零售等,也有一定表现机会。此外,考虑到政策因素的红利,对某些主题方向相对看好,如国企改革(也包括央企混改)、“一带一路”、土地流转等。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整体来看,全年经济数据或呈现窄幅波动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大环境相对稳定,市场风险较小,资金面从存量逻辑向小幅改善转变,投资者风险偏好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对年底A股的走势相对乐观,建议加大对前期滞涨、低估值、有逻辑支撑和基本面驱动板块的配置力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