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江梦晴通讯员田娟)“通过国际经验及现有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大大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值。”记者8日获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名誉主任汪道文教授建议,逐步推广在高危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对心血管的保护有两种,其直接作用是接种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直接作用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阻止泡沫细胞以及降低斑块的形成,减少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生;其间接作用是可降低肺炎发生率,从而减少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值。因此,预防感染是减少心血管发生的关键因素,流感疫苗或新冠疫苗又是预防感染重要环节,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汪道文建议,以医院确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缺血和脑出血)病人为对象,接种流感或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或隔年接种一次;同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积极接种流感或/和肺炎球菌疫苗;再根据执行情况和难度,在社会更广范围推广,以起到更大范围预防相关感染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