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漱溟
什么是现代化?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现代化是不是西方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纯物质,或者主要集中体现在物质上的现代化,是高楼大厦、吃喝任性、交通发达、有钱世界旅行、打高尔夫球那样的“西方化的现代化”?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是世界上最早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因此首先英国这种西方国家是不是就可以代表“现代化”?客观地说,一些人对于现代化的界定和理解还是在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先富起来的框架里”的。也就是说,在现代化上,认为西方国家享有“主导权或者定义权”——西方的那一套才是“现代化”。但是西方的发展到底是如何起来的?而且起来之后的西方的现代化又是怎么样的呢?
看看西方崛起的历史,尤其是在资本积累这一块,哪一个阶段、哪一项成就不是带着“血腥和野蛮”?还有资源的浪费和对人类环境的污染。西方的现代化走的是先把房子盖起来,工厂建起来,垃圾排出去,环境先污染最后再治理;西方的工业化带动现代化的发展和实现,让少数人吃饱穿好吃喝玩乐。西方的现代化毕竟人口很少,就算是最大的美国,现在人口才3亿。西方那些小国也基本都是百十万、几千万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有发言权说西方那些人嘴里的动辄“代表全世界”只能是那些占据世界少数比例的西方人的“一厢情愿和傲慢”罢了。
西方的现代化是不和平的,是暴力的;不是真正人类社会意义,是“历史过程中的意外”,更不具备什么道德上的“可宣传”意义。西方社会只不过是在小范围群体里实现“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根本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的发达”——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绝不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西方现代化国家里的大部分人又是否真正享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的现代化有很多本质上的差别,具有独特优势。现代化更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符合人类进步的形态——但不是终极形态。现代化下提供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对个人和社会的美好的向往可以被实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制度设计。西方国家作为现代化的先发者,会基于自身的先发优势对那些后发或发展中的群体进行“制度安排和道路安排”,他们享受到了先到先受益、先制定规矩让别人来遵守的大大的好处,又怎么可能会放手呢?资本主义不过是个阶段性产物,社会主义是更高级的人类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具备不同于甚至是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实现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作者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