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六旬老人失踪32年“死”而复生 被亲人找回
2017-02-21 12:22:00 来源:鄂东晚报

湖北六旬老人失踪32年“死”而复生 被亲人找回

姚申德被安置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

“哎呀喂……!失踪了32年竟然又回来了!” 1 月14日,罗田县大河岸镇雷家湾村一组爆出一则大新闻:湾中一位叫姚申德的聋哑人,1985年离家出走与家人失散后杳无音讯。家人以为他不在人世,村里调出了其责任田,派出所注销了其户籍。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失踪32年的他居然“死”而复生,回到了魂牵梦绕、阔别多年的故乡。

当晚,雷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顶才率村民在村头燃起一串长鞭,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当64岁的聋哑人见到失散30多年亲人的那一刻,不禁老泪横流,“咿呀”直哭,情景十分感人。

离家出走后失踪

村里人依稀记得,1985年春季的一天早晨,年过三十的姚申德离家出走后,家人四处寻找,却杳无音讯,一直没有下落。当时罗田县城到大河岸镇汤河村一天只有两趟客车。也许他首次搭车到县城,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根本就没钱乘车回家,不得不露宿街头,在外漂泊流浪。因为他不能开口讲话,其清晰的流浪史也一时无法从他口中问出,他那颠沛流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辛酸,只能从他留下的一些迹象和漂泊地的村民口中去探寻。

姚申德到底流浪到哪儿了呢?其实,他也没走多远,只是流落到本县骆驼坳镇三港、牛皮地村一带,从此长达32年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

漂泊32年,多次被好心人收留

罗田县地税局干部姚丽春的娘家在大河岸镇雷家湾村一组,和姚申德是自家人,她管姚申德叫叔叔。姚丽春的女儿彭遥初中有个同学,家住浠水县(靠近罗田县骆驼坳镇三港)。据那同学说,13年前,他家收留过这个聋哑人好几个月。姚申德帮他家做事,他家就给他提供食宿。印象中,姚申德身强力壮的,挺能干,会配钥匙、修伞。

据罗田县骆驼坳镇三港一带的人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姚申德流落到三港至少住了四五年,靠帮工和做简单的手艺谋生。那时姚申德身强力壮,干农活是个好劳力,经常有人找他做农活。他脾气温和态度好,帮人做事也不要工钱,以劳力混饭吃。骆驼坳镇牛皮地村一带,有出于同情心和需要劳力的人家,经常收留他,这个可怜的残疾人也就有了栖身之地。

收留姚申德时间最长的要数牛皮地村四组的徐桂荣家。1985年,徐桂荣的小儿子出世时姚申德就来到他家,断断续续住了20多年。他小儿子今年27岁,姚申德是看着他小儿子长大的。小时候姚申德经常逗他小儿子玩,儿子渐渐长大,跟他有了感情,一直把他当成家庭成员。小儿子参军后,还经常向父亲打听聋哑人伯伯的情况。前些时候,徐桂荣的小儿子从部队回乡探亲,不见姚申德,问父亲哑吧伯伯哪里去了。父亲告诉他,哑吧伯伯自从学到谋生手艺后,就不再单纯靠卖工为生,不愿再寄人篱下,就“独立门户”了。从家里搬出去已经6年了,但也没走远,开始住在牛皮地村6组高春旺家一间废弃的电锯间内,一住好几年。

后来,高春旺将电锯间改成商铺,姚申德就在凤山镇栗林咀村宋家湾桥头一家废弃的旧楼房内栖身。那旧楼房的主人是牛皮地村的高明,高明于2008年因征地拆迁搬走后,园区拆迁办就将其楼房的门窗捣毁,房子却没完全拆除。姚申德就用砖头堵住窗洞,动手做了一个简易木门,在那废弃待拆的破楼内一住就是几年。

农闲和雨雪天找姚申德做事的人少,他吃住就无着落。他就来到经常帮工的牛皮地村一户匠人师傅家,帮人家劈柴、挑水、扫院子,手脚麻利,殷勤倍至,赢得主人的好感。师傅做桌椅板凳,下料锯木时,一人很吃力,姚申德就凑过去帮忙拉锯;师傅放线、下料、打眼,刨板,他就在旁边神情专注地瞄着,学着师傅的样子做,在废料上练习木工活。师傅见姚申德肯学,人也不坏,就渐渐同情和喜欢上这个残疾人,时不时地教他几招。姚申德悟性好,能领会技术要领。就这样,他学会了做板凳、连枷、搓板、扒儿、锤衣棒、编筐篮等简单的手艺,然后他添置工具,制作这些实用的产品拿到县城去卖。后来,姚申德干脆推个磨刀的架子车,在县城阳光城一带走街串巷帮人磨刀,还出售一些自己制作的板凳、搓板等。

据阳光城一带居民说,姚申德也有一段“姻缘”。当年他在桥头栖身的那家破楼内,收留了一个流浪的女乞丐,二人同居了好长一段时间,因性格不合,最终他把那女人撵走了。

2016年10月的一天傍晚,姚申德回来晚了,天又下雨,视线不好,不幸被路人的摩托车撞伤。宋家湾的人闻讯赶来帮他说话,还找来交警出面要那骑车人为其出1000元的医药费。受伤期间,当地一些好心人纷纷送吃的、喝的给姚申德。时逢在部队回家探亲的徐桂荣小儿子听说哑巴伯伯被撞伤,住在桥头,特地买些食物去看望。

六旬老人被接回家

2016年,县国税局干部姚元东回大河岸汤河老家,听村民王凤珍说,姚申德仍健在,在罗田县城“阳光城”一带活动,每天推个自制的架子车,车上安放一个磨砂轮,走街串巷帮人磨刀。当时他们不信,问王凤珍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王凤珍说,2016年她老公赵天水见过。

赵天水熟悉姚申德,小时候与他同在一个生产队劳动,肯定错不了。后来,这消息传到姚申德的亲妹妹姚桂梅耳朵里,姚桂梅又把消息转告给她大哥姚松庭。现住在大河岸镇月山庙村的姚松庭闻讯好生激动,弟弟在罗田县城流浪30多年,他找遍了却音讯全无。骆驼坳镇离大河岸镇大约30公里,那他为什么不回来呢?姚松庭半信半疑,决定一定要到县城看看,若真是弟弟,一定要把他接回来。

寻找姚申德过程中,在县城工作的家乡热心人士姚丽春和姚元东姐弟俩伸出了热情温暖的手鼎力相助,也帮助打听寻找。姚丽春和姚元东姐弟俩听在“阳光城”开餐馆的徐老板说,他经常看到有个聋哑人在“阳光城”一带活动。那聋哑人人缘挺好,周围人同情怜悯他,剩衣剩饭乐意给他。姚丽春和姚元东姐弟俩就给徐老板留了电话,并嘱咐若再见到聋哑人,请及时通知他们。

1 月14日,徐老板的女儿打电话给姚元东:目标出现了!姚元东迅速骑摩托赶到“阳光城”见到了聋哑人,但还不敢肯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聋哑人叔叔姚申德。于是他发出现场图片给姐姐姚丽春,姚丽春随即来到“阳光城”,并将图片发给姚申德的外甥胡志威。胡志威当即开车把姚庭松和姚申德的妹夫胡国治送到“阳光城”辨认。

当姚申德与亲人相见的那一刻,眼里闪出异常兴奋的光芒,激动得“呀咿呀咿”不住地叫唤,眼睛顿时湿润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似断线的珍珠唰唰地往下掉,亲人相见,抱头痛哭。那一刻,周围的人也都鼻子酸酸的,泪水饱含着分离的痛苦与辛酸,也洋溢着团聚的欢乐和幸福。

胡志威及时联系罗田县大河岸镇雷家湾村委会,村党支书王顶才当即安排聋哑人住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随后,王顶才一行还为聋哑人送来了床、桌、椅、箱等必要的家具和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亲人们也纷纷送来柴、米等物品,使姚申德生活有了保障。紧接着,他们奔走县档案局和派出所,为姚申德恢复户籍,民政部门将其列为五保对象予以照顾。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湖北六旬老人失踪32年“死”而复生 被亲人找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