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将费某(中)押回随州
今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随州市淅河镇,民警像往年一样,专门对回乡过年的费姓打工男子进行“体检”,不动声色地采集血样。
原来,2010年底,该镇一名13岁少女惨遭强奸杀害,DNA分析结果表明凶手姓费。六年多来,当地警方先后采集了上千名费姓男子的血样,暗中查找凶手。
本月19日,根据DNA检测报告,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打工的费某被锁定。抓捕民警立即赶往定边,于22日在一家建材店内将费某抓获,连夜押回随州。
昨日,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了六年不懈追凶的曲折过程。
花季少女寒夜遇害
2010年12月28日中午,随州市淅河镇费屯村村民裴正喜夫妇路过一段田埂,突然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具女尸,面部被严重烧毁,旁边散落着一只红鞋子。夫妇俩惊骇不已,当即报警。
刑警勘查现场后分析,该女子可能是前一天夜里被歹徒劫持至此,惨遭强奸杀害。经过调查走访,死者是淅河镇沙河村的小洁(化名),年仅13岁。
随州警方对此案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由于案发在寒夜,没有目击者,也没有监控,民警重点排查小洁生前的活动轨迹和关系人。经了解,小洁于案发前一晚9时许出门,到镇上会朋友,当晚9时50分许失去联系。与小洁有联系的人都被排除了作案嫌疑。
在现场,警方技术人员仔细搜寻了三天,提取到毛发等遗留痕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认定,这些遗留痕迹均来自同一男性,并从中检出DNA。
于是,专案组对费屯村男性村民采集血样,至2011年1月26日共采集血样607份,与嫌疑人DNA进行比对,可惜没有找到凶手。
DNA特征锁定真凶
比对DNA的过程中,省公安厅刑侦总队DNA实验室分析发现,在费屯村采集的607份血样中,所有费姓男子的DNA都具有同一特征信息点,其他姓的男子则不具备。而且,该信息点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在费姓家族男性中遗传。
案发现场提取的DNA中,也存在这一特征信息点。技术人员据此判定,作案嫌疑人来自费姓家族,极有可能姓费。
侦查范围大大缩小,专案组民警精神振奋。通过对费屯村100余名费姓男子采集血样送检,未能检出匹配的DNA。
专案组将采集血样范围扩大到整个淅河镇乃至曾都区,共排查出341名费姓男子,仍然没有结果。
2011年下半年,专案组又对费屯村周边16个村有劣迹的人员采集血样共86份,也都排除了作案嫌疑。
2013年、2014年,广东、河南警方分别抓获随州籍费姓犯罪嫌疑人。经DNA检验,他们都不是小洁遇害案嫌疑人……
从案发第二年起,每年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专案组民警专门对回乡过年的费姓男子进行“体检”,不动声色地采集血样上千份,暗中查找凶手。
本月19日,检测报告显示,1月24日采集的淅河镇高岗村男子费某的DNA,与案发现场提取的DNA一致。
民警赶赴陕西抓捕
当时,费某早已离家外出打工。为不打草惊蛇,专案组动用侦查手段,确定他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抓捕民警立即出发,赶赴定边。
六年前的隆冬发案,六年后的初春抓捕,仿佛一个轮回。22日下午,在定边县一家建材专卖店,随州刑警一举抓获费某,连夜押回随州。
24日,费某供认了作案经过。据交代,2010年,他在随州城区上班,并不认识小洁。12月27日夜,他下班后和同事喝了酒,骑摩托车返回淅河镇高岗村的家,行至淅魏公路时,看到独自行走的小洁,不禁起了色心。他将小洁拖到路边,正好有车经过,他怕小洁呼救,用手扼住她的脖子,致其死亡。之后,他又焚毁了小洁的面部。
回家后,费某表面装作若无其事,心中却惴惴不安,一个星期没敢出门。春节过后,他先逃到宁夏,之后又逃到陕西定边,从事大理石安装。
费某落网后,他的家人都不敢相信,他竟然会犯下如此恶行。
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25日,费某指认了作案现场。也许是自感罪行深重,即使时隔六年,他对当年的作案地点依然记忆清晰。
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费某说:“过去六年里,我天天提心吊胆,看到警察,都以为是来抓我的。我心里明白,总有一天会被警察抓住。有好多次我想投案自首,但又怕孩子没人照顾,加上心里存着侥幸,一直下不了决心。”
路过的村民们得知,眼前之人正是六年前杀害小洁的凶手,无不切齿痛恨、拍手称快:“抓得好!抓得好!终于给了女孩和她的家人一个公道。”
小洁的家在淅河镇沙河村12组,与费某所住村庄相邻。办案民警介绍,小洁出生不到两个月,母亲就离她而去,父亲将她送给自己的堂姐曹女士抚养。不料,刚到花季的她,竟遭如此横祸。
当民警告诉曹女士,已经抓获杀害小洁的凶手时,她热泪长流,哽咽着说:“他咋就这么狠心,下得了手?!感谢民警抓住凶手,告慰我女儿的在天之灵……”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