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下综合管廊将有专业团队建设运营管理
2017-03-08 09:40:00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旗下的武汉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市首家专业从事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企业。这就意味着,未来在武汉,地下综合管廊不但可以得到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更将有专业的团队负责后期的运营和管理。

目前,我市建成和在建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区综合管廊和光谷中心城地下综合管廊等。今年,我市拟开工建设黄孝河、东湖新城等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总里程65.04公里。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141.1公里综合管廊,有望超过世界领先城市东京现状规模(120公里)。至2030年,我市规划综合管廊规模达到566公里,其中武昌地区(中心城区部分)线路最长,达到了168.4公里。

武汉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福宋说,该公司正式成立后,就赶上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高峰期。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推进的项目是黄孝河综合管廊(青年路至汉黄路)。

“相比投资建设,我们更重视未来对管廊的运营管理,专业化的管理将带动武汉地下管廊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秦福宋说,对于管理和运营,他们拥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智力优势。同时,该公司已经和国内一流的管理运营团队对接,其成熟的管理和运营经验能迅速为其所用。

“对入廊企业来说,管线入廊统筹兼顾了社会和经济效应。分散式管理,必然导致城市综合管理成本上升,集中管理才能使得效率提升。”武汉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地下综合管廊也被称为“共同沟”,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公用管线的公共隧道。它投入使用后,能有效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对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

链接

黄孝河综合管廊预留供热管线

昨日,武汉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孝河综合管廊和谐大道段将于今年9月开工,其内部未来将有中高压电力电缆、给水管、通信线缆和预留的热力管等,并将有意识确保管廊建成后不立即被装满,为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进入更多管线预留空间。

上述人士说,预留供热管线是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由于冬季采暖需要,进行集中供暖,并建设有专业的供热管沟。但供热管道维修较为频繁,管沟内施工不便,而国外不少城市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将供热管道放置在综合管廊内。

根据《武汉市城市供热(制冷)发展规划(2015-2025)》,汉口片西部为规划集中供热区,由位于东西湖区的杨柳青热电厂供热。根据发展趋势,在黄孝河综合管廊内,初步考虑预留2排供热管道的空间。

率先开工的黄孝河综合管廊和谐大道段最北端,总体位于和谐大道南侧绿化带下,并直抵汉黄路地下,未来还可以对接新洲入城综合管廊。黄孝河综合管廊的另一端位于青年路与北湖西路地下,可对接武汉中央商务区综合管廊。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武汉地下综合管廊将有专业团队建设运营管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