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团拥有大批“粉丝”。通讯员张凡叶 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记者张扬 通讯员韩红芝 吴迪 张凡叶)“中奖信息满天飞,网络短信把你催,榨干你的血汗钱,心真黑;有种骗局叫退税,说的天花又乱坠,你要轻信来转账,准后悔……”台上“三句半”活泼生动,台下掌声和笑声交织不断。
3月10日,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一处小广场上,不少市民停下脚步,被一场文艺演出吸引。简易的舞台上,一群大爷大妈组成的安全防范“百姓说唱团”,把安全防范知识融入到自己擅长的民间艺术中激情演绎。
警民联手,打造安全防范“百姓说唱团”
这支安全防范“百姓说唱团”由12名大爷大妈组成,年纪最大的75岁,年纪最轻的也有55岁。他们结识于广场舞,如今走上舞台同台演出,是荆门市公安局高新区·掇刀区分局让他们成功“转型”。
半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新区·掇刀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云祚华“撞”见一群在街头跳舞唱歌的大爷大妈,心中盘算已久的一个点子瞬间被点燃,他决定,要和他们跨界合作。
当前,各类网络电信新型诈骗犯罪层出不穷,如何把安全防范工作再推进一公里,以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广大群众中传播?这是困惑云祚华已久的心结,直到眼见这些大爷大妈的表演深受追捧和围观,终于找到了答案。
说唱团下乡流动演出。通讯员张凡叶 摄
云祚华立马联系了他们的“领头人”李卫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把安全防范知识融入到他们的节目中,让观众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能收获更多的平安。李卫民答应得爽快。2016年10月16日,高新区·掇刀区“安全防范”百姓说唱团正式成立,李卫民当上了“团长”。
说唱团的大爷大妈中有部队文工团退伍老兵,也有从教育岗位退下来的人民教师,不仅热爱艺术,还有热衷公益的激情。说唱团成立后,公安机关提供法律条文、防范知识和真实案例,说唱团凭借文艺功底自编、自导、自演。
经过2个月的创作,今年初,《警民共建平安荆门》大合唱、湖北道情《击鼓说法》、湖北渔鼓《婆婆讲安防》、三句半《六大防范要记牢》、群口快板《违法成本知多少》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横空出世。
流动演出,说乐逗唱为群众送“平安福利”
说唱团自今年1月开始流动演出以来,就受到群众的喜爱。
3月3日上午,在掇刀区麻城镇朱庙村,75岁的简志秀激情演绎《击鼓说法》“你请听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人啊,就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和,对她的丈夫起了坏心,和娘家人一起,将她的丈夫杀死在家中……”,这是发生在周边团林镇的一起命案,冯某和娘家人共5人将丈夫杀害分尸,最后均被绳之以法。简志秀嗓音洪亮,深情款款,时而愤怒,时而悲痛,300多名观众被完全带入到情境当中,连连摇头念着“不值得”。
“百姓说唱团”深受群众喜爱。通讯员张凡叶 摄
针对发案较多的治安薄弱区域,高新区·掇刀区公安分局有的放矢的组织说唱团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每次说唱都有数百人自发观看。3个月来,说唱团已经在各种场合演出40余场,拥有了大批的“粉丝”,李卫民、许明香这对团长夫妻也成了“名人”。说起义演,他们满心骄傲,“平时买菜,在路上碰到一些老人,都会问我们当天有没有演出,我们就固定每周一、三、五、七在辖区广场表演,看的人很多,还有市民慕名而来,邀请我们到乡村婚庆、生日宴上演出,说我们的‘法制课’比草台班子唱歌有意思多了。”
为了普及更多更全面的防范知识,让观众们保持新鲜感,说唱团根据观众的反映和公安机关提供的典型案例不断创作编排新节目,有演出的时候凌晨四五点就起床编曲记台词,简志秀说:“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年纪大了闲下来才会觉得孤单,现在能够向大家宣传法律知识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时不时都会收到陌生的短信和电话,说中了奖有多少积分可以兑钱,以前还以为是发错了,现在才明白都是骗子在作怪,以后真要多一点心眼。这种演出我们喜欢看,有好处,要多搞。”65岁的但汉新家住虎牙关社区,在看过说唱团表演后,专门找到社区民警黄涛反映老人们的心声。
几年前,荆门公安在派出所推广建立“安防讲堂”,到如今又探索组建“百姓说唱团”,把安全防范宣传从固定模式向流动模式转变。荆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吴斌鹏认为,百姓说唱团通过生动的形式、通俗的语言、诙谐的演绎,面对面传递安全防范知识,揭露常见骗局,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记忆深刻。公安机关与这支老年队伍的合作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以有效补齐安全防范知识难以全面普及的短板。
“宁吃防范苦,不贪破案功”。当前,荆门市公安机关由治安部门牵头、社区民警主导,将安全防范以百姓说唱等各种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进辖区每个角落,广泛开辟安全防范“流动讲堂”,为群众送平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