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6年,我省线上批零企业网上销售额达到456.90亿元,增速达53.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快了4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引发投诉不断上升。2016年湖北省工商局通过加大网络商品质量抽检力度,扩宽消费者投诉渠道,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调查与解读:平台自营商品的不合格率远低于第三方卖家的商品不合格率
据已公布的湖北省工商局2016年度网络商品质量抽检的结果分析来看,平台自营商品的合格率远高于第三方卖家的商品合格率。尤其在购买频率比较高的服装、小家电、装饰建材类别上,平台自营基本合格、而第三方卖家的商品的不合格较高。具体不合格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
1、服装类:以次充好、色牢度、耐磨指标不合格为主
服装类消费是网络消费的主力。据抽检结果显示其主要不合格指标主要为:纤维含量、色牢度、耐磨度等面料性指标。例如:淘宝我的百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针织衫,纤维含量兔绒量标准值应为75%~85%,而实测值仅为5%,含量严重缩水。同样,在船越制衣英巴克品牌的天猫店的衬衣纤维含量,应为丝光棉50±5,聚酯纤维50±5,而实测值并没有丝光棉的原材料,仅有粘纤51.7,聚酯纤维48.3。店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将丝光棉替换成了粘纤。丝光棉是比较高档次的棉,是纯棉经过复杂工艺处理过的,丝光棉布比普通棉布更顺滑更有光泽感,所以价格也贵。替换的粘胶纤维则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化学纤维,一般是从木材和植物藁杆等纤维素原料中提取。
2、小家电:功率虚标是共性
省工商局对以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26个小家电进行抽检显示:不合格小家电产品有一个共同问题---功率虚标,且均为第三方卖家销售的商品。在26组样品中,有11组样品实际输入功率与标称功率偏差在-20%以上,其中有6组超过-50%,有1组的偏差甚至达到了-67%,虚标产品功率较为普遍。国家标准规定,对于家电产品的加热功率,有正负偏差限制,实际输入功率与产品额定功率的偏差范围不超过-10%至+5%;对于电机功率,由于负载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规定了正偏差指标,一般不大于+20%。小家电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抽查电吹风、电暖器、卷发器、电火锅等产品中,有24个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有输入功率和电流、内部布线、标志和说明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建材:甲醛污染是不合格焦点
据工商部门抽检结果显示:甲醛污染是建材不合格的焦点。例如:在逸高木地板天猫店的的抽检中,其销售的地板甲醛实测数据为1.8 mg/L,而国家标准为要求为≤ 1.5 mg/L,超标20%。由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为国家强制标准,甲醛释放量为安全性指标,该产品属于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可能会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专家分析>>
湖北省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会长,经济学博士雷鹏飞从经济学角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1、商品不合格本质上是成本问题。日常消费品本质上都不是高科技产品,我们中国厂家是可以生产出一流的产品的,但是由于竞争和利润的追逐使得厂商走上了“偷工减料”的“道路”。2、严管才能“生产”出好产品。一方面企业要严管,加强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要向品牌要利润,而不能向“成本”要利润!这也是平台自营商品的不合格率远低于第三方卖家的商品不合格率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严管。我们之所以觉得日德等国家的产品好,其本质上是对这些国家的监管体制的信任。鉴于网络交易市场较为容易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建议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的监管,毕竟“严管才是厚爱”!同时也鼓励更多的电商平台向京东、苏宁学习,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消费体验。
消费提示>>
1.、购买服装、鞋类产品时应当做到“三看”
在购买服装、鞋类产品时,一看吊牌标签,二看材质做工,三要理性选购。 消费者在购买打折促销服饰时,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冲动购买。
2、购物后要留好相关票据,不买三无产品
为降低家装污染,消费者不应该购买三无产品,也不要去小建材市场购买主材。购物后要留好相关票据。此外,因单一建材是否存在污染的检测存在困难,消费者可以在装修前,就聘请专业检测公司,装修完成一步,就检测一步,并留好证据,从根儿上杜绝污染。
3、只有四类商品不能退
电商促销期间购买的商品同样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但以下四类商品除外: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数字化商品、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消费者退货时要保证商品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此外,还要注意采用积分、优惠券等形式付款的,商家在消费者退还商品后应当以相应形式返还消费者。礼包、套装或满减优惠活动中的部分商品退货,导致不能再享受优惠的,根据购买时各商品价格结算,多退少补。
4、保留证据 防止商家事后不认账
预付定金不退属霸王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消费者应详细了解网购平台及商家的促销规定,清楚定金、红包、优惠券等的使用方式和期限,与商家充分沟通,并注意保留促销宣传图片、活动细则、礼品清单、订单页面、聊天记录等信息,防止商家事后不认账。
5、别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务必选择大型、正规的网站购物,认准网页底部工商备案的红盾标志,谨防钓鱼诈骗网站。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弹窗,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切勿直接转账、汇款。
6、中差评或许更有参考价值
不可轻信网店成交量、好评等信息。如果一件商品销量很大、评价无几,就要留神是否因退货率高造成。如果一件商品的评价内容中充斥着清一色的长段文字好评、内容大同小异,就有虚假好评的嫌疑。消费者可以着重查看“买家秀”,即带有商品实拍配图的评价,中、差评内容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7、货比三家 别盲目抢购打折商品
理性网购,不盲目抢购打折的商品。购买前货比三家,可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渠道比对促销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被虚假折扣忽悠。同时应谨慎购买网上售价与线下价格相差悬殊的商品。快递收货时务必先验货后签收。
当网购发生纠纷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通过网购平台进行维权,如不能协商解决,可拨打12315向卖家所在地或网购平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