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宜昌夷陵区举行2017年“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游启动仪式,并评选出第二届“十佳美丽乡村”。记者曹霓 摄
精彩的文艺演出让乡村游聚集更多人气。记者曹霓 摄
游客们漫步田间地头,享受“乡村游”大餐。记者曹霓 摄
夷陵区做大“乡村游”文章,助农增收致富。图为上洋村的农家小洋楼。记者曹霓 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记者曹霓 通讯员邱天星)宜昌市夷陵区,不仅是宜昌市辖行政区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块头”,还是区域综合实力连续11年稳居全省I类县市区前列的“尖子生”。2016年,夷陵区交出一张骄人的“成绩单”:541亿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规模工业总产值、495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强区,在坐拥着都市繁华的同时,却全力守护着乡土乡愁。
在夷陵,人们想要从都市喧嚣“切换”到乡村悠然,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儿。驱车沿发展大道至宜兴公路,再转过几道弯,顺乡村公路上到半山腰,当路边樱花树由零星几株变为繁花似海时,便来到了夷陵区黄花镇上洋村,这里是2017年“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游启动仪式所在地。活动当天,上洋村共接待各类游客2万多人。
大力发展乡村游,归根结底在于让农民在分享生态红利、享受文明富裕生活的同时,实现游客、农户、企业以及地方发展的共赢。三届乡村游的举办,已经让夷陵区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具有夷陵特色的乡村旅游共赢发展之路。
如何将大好资源集珠成串,联点成线?形成夷陵乡村游品牌效应?2017年“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游,夷陵区可谓是铆足了劲儿,大做“乡村”文章,让乡村游这个传统旅游市场的“配菜”,变成了“招牌菜”。
浸着花香的田园风光里,点缀着老少皆宜的民俗活动,“春之呼唤”、“花舞春天”、“春潮涌动”三大主题、10个子活动精彩呈现,再加上素有“峡谷氧吧、溪潭落群”之称的三峡奇谭风景区……在上洋村,这样一道道乡村游“大餐”让人不得不心醉其间。
“对城里人而言,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才是最舒服的休闲方式,我们把乡村游打造成一种生态文化旅游,让城里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来到农村体验淳朴自然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让游客能够放松、休闲、健身,增加对大自然和农村的了解,是我们乡村游最大的卖点。”黄花镇党委书记程泽锋介绍。
“发展乡村游产业,关键在保护好、开发好乡村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朴素的生活风格,用‘乡愁’留住乡村的‘魂’,将乡村游与城市生活区别开,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夷陵区政府副区长赵学军说。
由“开胃小菜”变成“招牌主菜”,从“生态小路”走向“产业大路”,用“休闲观光”重塑“农耕劳作”,以“山水资源”盘活“经济资本”……夷陵,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田园、山乡、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民俗精品、旅游度假、康养休闲等产业,并以产业融合方式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契机,开创了农民“靠山吃山、坐地挣钱”,地方“构建平台、打响名片”,企业“投资经营、拓宽产业”的三赢局面。
近年来,夷陵区坚持实施全域统筹战略,以“四个攻坚”推动“四个双赢”,坚持景区游、乡村游两轮驱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目前,全区已建成并对外开放18个景区,其中国家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旅行社及门市18家,星级宾馆5家;建成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湖北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2个,发展星级农家乐585家。
宜昌夷陵区先后荣获2015“美丽中国”十强旅游县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佳旅居度假旅游名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全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突出贡献单位”等殊荣。2016年接待中外游客126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