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邹景、吴泓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日来,湖北省郧西县槐树林特场药树坪村回归人士陈建树请来50多名帮工,忙着播种苍术、白芨等中药材。陈建树说:“要赶在3月底前,至少播种500亩中药材。”
陈建树长年在外地从事建筑行业,是当地有名的外出成功人士。去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回到药树坪村,成立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发展茶叶和中药材,引领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本村的35户贫困户除定期拿到土地流转资金外,每年每个劳动力还能在合作社拿到1.5万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每个村引进一个成功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优势,以及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引领一个村的产业发展,带动一个村脱贫。”槐树林特场党委书记黄凡说。
郧西县有15万人常年在外地务工,是全国有名的打工大县,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在外务工成功人士3300余人,他们具有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此外,每年还有近千名大学毕业生。
如何把这批能人引回来,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攻坚手”作用,使外向型的打工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的本土经济,是该县近年来探索的重要课题。
去年以来,该县在全县实施郧西籍大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双回双创”工程,充分发挥“郧西人”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郧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汤宏介绍,重点利用“感情联络、精准扶贫、产业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创业服务”六种载体引导郧西籍大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同时,优化创业环境,每个创业项目明确一个包联单位和联络人,凡涉及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审批手续,由包联单位负责办理,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提供一站式和限时办结服务。
湖北口回族乡的翁新强在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回到小新川村,成立“郧西新鑫果业有限公司”,带领103户贫困户种植五味子。
“公司已经带动鄂陕两省3个市1043户种植户。”正在育苗的翁新强高兴地介绍道,“最重要的是已经带动本乡103户贫困户,种植五味子320多亩,户平增收6000多元。丰产期后,每户至少收入1万元以上。”
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五组贫困农户石明洪说,他在翁新强的帮助下,利用荒地种植了5亩五味子,去年仅卖鲜果就收入了2。3万元,每亩收入4000多元,提前一年实现脱贫目标。
据悉,郧西县依托现有工业园、天河创业园、农业产业园等,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办公用房等资源,整合发展一批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还在创业培训、财政支持、担保贷款、税费优惠、用地便利等七个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回归人才提供创业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全县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达1300余人,创办马头山羊、蚕桑、核桃、中药材等产业项目1200多个,集聚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2100余人,带动贫困农户5700余户,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