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一位90后宜都女孩,7岁生病,14岁瘫痪。从她小时候起,妈妈就让她学习生活自理,是不是狠心?
记者刘中灿 摄
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在轮椅上写出25万字的书,做了80多场励志演讲,荣获2016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她用自己坐在轮椅上的高度,将书命名为《梦想在110厘米之上》。
李玉洁说,正是妈妈,托起了她“110厘米之上”的梦想。她在自己的诗里这样写道:“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拥有的一切都是您所给予,坚强、勇敢、诚实的信念。”
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宜都,采访了李玉洁和她的妈妈胡远兰。
女儿7岁时患病医治无效14岁起便只能与轮椅为伴
故事从李玉洁7岁时开始。那一年,她开始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行走吃力,妈妈胡远兰就用自行车推着她上学。
当时,李玉洁的英语基础是全班最差。胡远兰初中没有毕业,看不懂英文,为了提高女儿的成绩,她让李玉洁用汉语拼音给英语字母和单词注音。“那段时间,老师提问的时候,我都怕脱口而出用汉语拼音回答。”李玉洁回忆,正是用这样的方法,一个月后,她的英语听写得了满分,期中考试得了年级第七名。
为治好女儿的病,胡远兰带着她跑了很多医院,但都没有效果。她14岁那年,一位医生主动要求给她看病,不久病情恶化,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
女儿再也站不起来,胡远兰和她抱头痛哭。但她没有追究医生的责任。她说:“他是出于好心,治疗也没收钱。而且和李玉洁一起去的几个孩子,病情都好转了。如果我为这件事扯皮,谁还敢做好事?”
从来不当面表扬女儿的她
珍藏着女儿所有荣誉证书
由于坐轮椅上学不方便,从初二起,李玉洁就休学了。胡远兰为她向高年级的同学借书,借不到就到书店买,让女儿在家自学。她还和以前一样,每天晚上都陪着女儿学习,直到女儿睡觉了,她才休息。
第二年,家里收到一本文学杂志,胡远兰这才知道,女儿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这本杂志上。她心里高兴,嘴上却什么都没说。后来女儿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她还是没说什么。
在李玉洁的记忆里,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听到过妈妈的表扬。尽管自己好几次考过年级第一名,妈妈也总是说:“这是题目简单,你的运气比较好。”
胡远兰说,之所以不表扬女儿,是怕她骄傲自满。女儿自小好胜心强,对简单的事情容易失去兴趣,遇到困难反而会激发她的斗志。
嘴上虽然不说,但对于女儿取得的成绩,胡远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玉洁的所有荣誉证书,她都细心收藏着。和记者聊天时,她不小心流露出对女儿的骄傲:“她写文章的稿纸就是作业本。从小到大,家里几乎没买过本子,都是她上学的时候得的奖品。”
记者刘中灿 摄
让女儿从小学习生活自理
是怕自己哪一天做不动了
李玉洁已经留了10多年短发。其实,上初中以前,她有一头让她骄傲的乌黑长发,而把长发剪掉的,正是胡远兰。
“剪的时候她也舍不得,一直哭。”胡远兰说,自己这样做是迫不得已:李玉洁的功课越来越忙,短发方便打理,如果自己上班忙不过来,她可以自己梳头。
从小时候开始,胡远兰就十分注意培养李玉洁的生活自理能力。除了梳头,她还要自己穿衣、穿鞋、叠被子、洗衣服等等。这些对常人来说十分自然的事,坐在轮椅上的李玉洁做起来可不那么轻松。即便如此,有时哪怕自己站在旁边看着,胡远兰也不帮忙,而是让女儿自己动手。
“我不是狠心。”胡远兰说着,眼角有些湿润,“我经常想,如果有一天我做不动了,她怎么办?她自己能做的事,就尽量让她做。”
2013年,以李玉洁的名字命名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在宜都市陆城街头笔社区成立。从此,胡远兰每天推着轮椅,送她往返于家和工作室之间。李玉洁先后举行过80多场励志演讲,每一次推着她上台下台的,也都是胡远兰。
两年前,宜昌市残联为李玉洁配备了电动轮椅,她可以自己出门、回家了。但每一次,胡远兰都要站在门口相送,直到看不到女儿的背影了,才开始忙自己的事。
第一次让女儿独自出远门
她一直盯着手机坐立不安
去年10月,李玉洁应邀到安徽合肥参加一场公益活动,而且是独自前往,先坐长途汽车,再转火车。她还记得,出发那天下着小雨,妈妈送她去车站,一路上,耳边不停回响着妈妈的唠叨:
“不去不行吗?”
“你一个人出门,遇到坏人怎么办?”
“有台阶的地方轮椅过不去怎么办?”…………到了车站,客车司机听说李玉洁要一个人坐车,说的话几乎与胡远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数落的对象变成了胡远兰:“做父母的怎么能这样?!”
胡远兰说,其实这是女儿的要求,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一个人出远门。作为妈妈,她应该支持。
回家后,胡远兰不停地给女儿发微信:“到哪里了”“还有多久到合肥”……眼看估计到达的时间将近,女儿却再也没有回音,手机也打不通。胡远兰慌乱起来,盯着手机,冒出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想法。到了晚上,她终于跟女儿取得联系,才知道女儿的手机没电了。
这次短暂的离别,胡远兰所思所想,几乎全是女儿,让她更加知道女儿在自己心中的分量。李玉洁回家那天,她早早就守在长途汽车站,从见到女儿起,就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现在玉洁出门联系不上,还会慌吗?”记者问。
“不会了,她已经自己出远门好几次了。”胡远兰笑着说。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