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赃现场
襄阳男子王力(化名)开设一家所谓投资公司,找人在网上非法搭建虚假的贵金属交易平台,通过网络、电话营销。获取投资款后,前期让人获利尝甜头,然后再操纵软件通过后台篡改数据、延时交易等手段骗取投资人钱财。
宜昌秭归警方16日通报,成功侦结一起跨10多个省、市,涉案金额超过350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当日上午,追回的25万多元被退还给9名来自枣阳、杭州、广东等地的受害人。警方提示,网上进行投资一定要谨慎,投资者要选择正规交易商,切勿盲目轻信所谓高回报。
网上交易贵金属
7个月亏了17万元
33岁的枣阳人刘强(化名)回忆,2014年4月,他看到股市很火爆,就在动态里发出“附近有没有开证券户的,我想炒股票”的信息。没过不久,一个自称搞现货投资的女网友“飞儿”加了他,并邀他前往当地一家门店详谈。
到门店后,一名男子向刘强介绍了“贵金属交易平台”,并推荐了一个网站。几人轮番表示这个网站炒贵金属比炒股赚得快,在刘强开户并下载了交易软件后,对方给其安排了“老师”,称“跟着老师做肯定赚钱。”
此后,“老师”常给刘强发来交易盘涨跌数据和盈利多少万的截图,证明自己分析很准确。刘强跟着“老师”操作了几次,每次他账面都能几千上万赚点,于是,他追加投资到17万多元。不想此后却一直亏损,7个月后,账户上只剩下了800多元。
与刘强经历类似的,还有23岁湖南小伙王华(化名)。2014年10月,一名女子联系王华,自称是伦敦现货交易平台的开户员,王华在其推荐的网站上下载了交易软件,小赚几笔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亏掉了4万多元。
团伙主犯写字楼里落网
民警学习证券揭穿伎俩
和刘强等人的遭遇一样,宜昌远安的朱女士也在这个所谓“贵金属交易平台”投资,她损失的金额高达30多万元。朱女士觉得这里面有问题,选择报警。
秭归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副中队长杜琦君介绍,警方经缜密侦查,于2015年底将多名嫌疑人抓获。通过深挖此案,一个以“贵金属交易平台”为名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团伙浮出水面。
2016年1月,省公安厅指定宜昌市公安局管辖,秭归、枝江、夷陵、远安等公安机关分头侦办此案,很快掌握了嫌疑人在襄阳开展业务进行诈骗的情况,警方决定进行抓捕。
2016年4月21日上午,100多名民警突袭襄阳闹市一栋写字楼,当场将王力等3名主犯抓获,“现场除3名主犯外,还有1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对供职的诈骗公司并不知情。”民警介绍。
落网后,王力避重就轻不愿交代,杜琦君买来大量证券类书籍学习,并向相关人士请教,很快洞察了这个团伙的诈骗伎俩。
请人制作虚假交易平台
赚钱亏损后台进行操纵
28岁的王力是襄阳人,2013年,他和2名同伙曾在上海某投资公司从事贵金属等投资代理工作。
2014年2月,王力等3人共同出资8万元开设投资咨询公司,请人在网上非法搭建一个虚假贵金属交易平台。从网页到交易终端,其实都是假的。同时,招募10多人担任部门经理和业务员,通过电话、网络拉客户进入虚假平台交易。
有了平台后,王力就安排业务员在网上拉人来投资。诱导投资人多次交易,同伙则操纵软件致客户“亏损”。
让投资人“亏损”的秘密,就在于操纵软件。在这个虚假交易平台上,不法分子放大杠杆,通过后台篡改数据、延时、更改走势、阻止交易、强行平仓,让受害人不断“亏损”,甚至在投资者有盈利准备平仓时,通过设置指令,系统故障而无法登录。
表面上,投资人将资金存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但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和资金也都被骗子掌握。实际上,投资者的钱一进入账户,就被骗子们收入囊中。交易软件的K线、指数和涨跌幅乃至盈利、亏损数据,都是骗子在后台伪造的。
杜琦君说,仅2014年,王力团伙涉嫌诈骗金额超过350万元,目前查证已有11人受骗。
警方一再提示,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很多风险,目前过现货和期货市场大量所谓交易平台是违法违规设立,游走在灰色地带。普通投资者一定要选择国家承认的合法交易机构,切勿轻信快速盈利的说法。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