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远笈的驻点的竹坪乡小阳沟村,是一个边远极贫村,过去是乡办林场,地处店坪水库库区里侧,村民往来出行依靠一只小船,交通不便,大多数人选择外迁到公路沿线落户,留在村里的只剩下122户384人的老弱妇孺。为了让这100多户群众早日脱贫,蔡远笈和村两委干部很是下了一番苦功,2015年以来仅仅村民座谈会就开了30多场,和村干部一起跑遍了小阳沟的沟沟岔岔,深入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还结合林业技术帮助贫困户想法建产业。
2015年以来,结合乡政府扶贫规划,小阳沟村成立了一家香菇种植合作社,发展耳菇林100亩,乡林业站进一步给力该村脱贫项目建设,一是根据县扶贫政策,聘请5名贫困户人员为生态护林员,保证其年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二是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8532亩,每年为集体和农户增收108783元;三是巩固退耕还林808.5亩,每年为农户增收101062.5元;四是计划增加天保停伐管护补助11730.8亩,每年为集体和农户再增收149567元,并计划再建林特基地100亩。
为了进一步担起扶贫责任,蔡远笈主动包保了该村最困难的两户贫困户李祥和贾宏银。1991年出生的李祥是个智力三级残疾人,单身一人住在小阳沟村张家坡的土木危房里,交通不便。考虑到李祥智力差、发展能力弱,蔡远笈就帮助他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争取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住。同时结合扶贫政策为李祥申请了生态护林员,每年能有4000元的稳定收入。李祥自己也很努力,主动养了4箱蜜蜂,农闲时节还四处务工,一年下来能有一万多元收入。贫困户贾宏银家夫妻2人住在肖家岩,离村内公路还有9里山路,本人年老体弱,妻子视力差。经过座谈争取意见,蔡远笈帮贾宏银一家制定了发展规划:养猪2头、养鸡20只、养蜂8箱,种植橡子树4亩,申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为贾宏银申请了生态护林员,确保了贾宏银一家今年能顺利脱贫出列。
服务绿化美乡村
2017年以来,县委提出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开展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根据乡党委政府安排,开年以来,竹坪林业站积极服务造林绿化工作。根据计划,竹坪林业站通过五个方面着力实现城乡绿化,一是推进集镇防洪堤绿化,栽植桂花、香樟、栾树、柳树等景观苗木3000株;二是推进道路绿化,在竹旬路、竹大路、安大路等农村公路沿线栽植苗木3500株,进一步美化公路环境;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和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进一步完善宽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创建合兴、店坪、小阳沟、安河塘、金花、六合等6个市级生态示范村,积极申报陈家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庭院绿化、房屋靓化、环境美化,干净亮丽新型村庄建设;四是推进田边地头和庭院绿化,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边角地规划庭院经济,栽植各类经济苗木5000株;五是通过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
除此之外,竹坪林业站还积极服务安置点绿化,仅2月下旬,蔡远笈就在县林业局争取了两批优质绿化苗木亲自运到合兴、安河塘、兴茶等村安置点,动员指导各村组织贫困户在安置点房前屋后栽植苗木,装点家园。
“关键是党和国家政策好,前提是领导重视,基础是群众支持,我仅仅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尽心尽力做了一些份内的小事,不值得一提!”蔡远笈总是谦逊地说。
蔡远笈(左二)在指导工人植树绿化竹坪乡陈家河流域无性系茶叶产业示范园通讯员 蔡少勋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