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查获的毒品成品 通讯员 陈宝伟 摄
同案嫌疑人家中搜出的枪支 通讯员 陈宝伟 摄
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万新强
大冶一伙农民为搞钱制毒、贩毒,警方破案后制毒技工侥幸漏网。十年后,大冶警方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其藏身之处,最终于3月15日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宁波将其抓获到案。
农民结伙自制K粉贩卖
2007年9月13日,大冶警方在该市西南边陲的金牛古镇查获一起涉毒大案。
当日凌晨,大冶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在金牛镇供销住宅楼六楼一未装修的商品房内查获一制毒窝点。
据参加当年参与抓捕的办案民警回忆:警方当场查获大功率真空泵、定性滤纸、氨水、冰柜等制毒设备若干,以及32袋白色粉末,11个装有白色沉淀物的烧杯等物。
经鉴定,以上物品均检测出氯胺酮成分,这伙犯罪分子制造的正是毒品“K粉”,认定数量达28公斤之多。
据警方侦查,为了搞钱,金牛男子林某和戴某邀约制造毒品,共同出资、获利平分。
2007年4月起,戴某邀约吴某甲、朱某和吴某乙一起共同参与毒品的制作。由吴某乙负责具体K粉制作,林某、戴某等人负责贩卖。
同年9月,制贩毒嫌疑人戴某、吴某甲、朱某被大冶警方抓获。林某也于当年12月落网,而吴某乙则侥幸逃脱。
值得一提的是,警方对嫌疑人戴某位于金牛镇西街的住宅进行搜查时,查获二支猎枪,27发子弹以及制造子弹的工具。
制毒嫌犯十年后被擒
2008年10月,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作出判决。林某犯贩卖、制造毒品罪,被判死缓;戴某犯贩卖、制造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无期徒刑;朱某和吴某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十年间,该案的重要嫌疑人吴某乙一直杳无音讯。虽然当年主办案件的刑侦大队和金牛派出所的负责人等都有不少变动,但已被上网追逃的吴某乙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却始终高悬!
2017年3月,湖北大冶警方拉开了严打“盗抢骗毒”四类犯罪专项行动的大幕。对辖区重点涉毒网上逃犯吴某乙的抓捕工作再次加速。金牛派出所所长周功发带领所刑侦民警仔细对近几年围绕吴某乙开展的工作进行梳理,将相关线索整理后,经相关部门综合研判确认吴某乙应该藏于浙江省宁波市。
3月15日,在宁波市鄞州区警方协助下,隐姓埋名的吴某乙被抓获到案。随后,周功发带队赶赴当地,将吴某乙安全押解回大冶。
现年42岁的吴某乙是大冶市金牛镇沈畈村人。案发时,吴某乙侥幸躲过警方抓捕,随后开始了近十年的逃亡生涯,从大冶辗转各地,最后落脚宁波。十年来,吴某乙隐姓埋名,在各个工地上做普工混口饭吃。
目前,吴某乙已被大冶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