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曹霓 通讯员黄荣洁)23℃是人体最佳舒适温度,将这个“温度”注入人社服务工作,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
3月23日,宜昌市人社局召开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会上提出:2017年,为推动人社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宜昌人社部门将在去年两大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啃骨头、攻难题、促发展”和“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不仅要破解攻坚各种难题,还要提升服务质量,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重点在“服务”,关键是“优化”,核心是“舒适”。具体怎么做呢?宜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李柏红介绍:“将围绕优化人社服务体制机制、优化人社服务经办流程、创新人社业务服务模式、加强人社队伍作风建设、打造温馨便民服务环境五大方面入手。”
据悉,2016年,宜昌人社部门创新实施“啃骨头、攻难题、优服务”和“重点创新项目”两大专项行动,“啃”下28个硬骨头和“攻”下31个创新项目,聚焦社保缴费、医保监管、就业服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人民群众办了一批实事。
其中,宜昌城区在省内率先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创新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大数据和社会网格管理,仅用7个多月就完成了城区800476名网格常住人口的参保信息登记,建立了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以及社保参保登记电子地图,提前一年完成部省下达的任务。“宜昌速度”、“宜昌经验”被国家人社部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