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医生捐角膜送往兰州 2岁男童重见光明
2017-03-26 20:02:00 来源:腾讯大楚网

“他干了一辈子的医生,救人了那么多人唯独救不活自己。”面对马老的突然离世,老伴还沉浸在悲痛中……

“爸爸行医这么多年,每天面对太多的患者,他太理解患者对健康的追求;虽然不是眼科医生,但他也能体会到盲人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世界的无奈与无助,所以他一直以来有捐献角膜这个想法。” 他女儿谈及父亲为什么会有捐献角膜的想法。

马老是一名普外专家,从医近50年来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与人和善、为人低调谦和。他曾说过:虽然我干了大半辈子的医生,但是我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痛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今年三月,一向身体硬朗的马老觉察到心慌、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发现有房颤,紧接着病情逐步恶化,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医生竭尽全力长达一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把马老救回来。他在弥留之际反复嘱咐女儿捐献角膜的事情。

为了达成马老的心愿,为了保证器官“活性”,眼角膜必须在捐献者去世后6小时内取出,他女儿立即联系上了武汉市红十字会。随后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并协助他女儿办理捐献手续,马老的角膜被武汉爱尔眼库工作人员顺利取下,经评估:角膜质量很健康。这一对珍贵的角膜可以使2名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一片角膜远赴西北 为盲症儿童送光明

3月19日,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曾庆延院长带着马老的一片角膜飞往兰州爱尔眼科医院,为年仅2岁青海角膜白斑患儿多杰才旦实施角膜移植手术。来自青海省兴海县的藏族孩童多杰才旦,患有视盲,视力一级残疾。孩子的父亲表示,娃儿刚出生时未发现异常,直到三天后双眼瞳孔发白、流泪不止。尚在襁褓中的他被父母抱着辗转求医路。大夫们的诊断一致:只有通过角膜移植才能挽救视力,但是昂贵的手术费和稀缺的角膜让父母却步,任由孩子的病情发展到了今天。幸运的是多杰才申请到了“你是我的眼”贫困角膜盲症者的公益救助,更幸运的是他等来了马老的角膜。当天上午,曾庆延院长和该院姚慧主任联合主刀,为多杰才旦实施角膜移植手术,手术进展得很顺利。2个小时后,孩子在全科人员的精心护理中回到病房。

曾庆延院长在采访中表示:她从事角膜领域十余年,帮助实现角膜捐献有数百例,亲手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过千台,但这次接受到的角膜让她觉得格外沉甸甸。马老生前并不愿意做过多的宣传,只是跟家人说:让受捐者知道我是名外科医生就可以了,我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这让同为医者的她对已逝的前辈肃然起敬,也更深地体会到“救死扶伤”可以实实在在地贯穿在医者的每一分行动中,无论生前还是身后。

一片角膜让武汉爹爹重见光明 续写书法梦

罗爹爹没把间歇性失明当回事,以为睡一觉就可以。一年后,情况越演越烈才到医院就诊,结果被查出青光眼、白内障。医生建议其手术治疗把眼压降下来。手术治疗五个月后,右眼看东西经常是模糊的,而且还有卡痛感。到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罗爹爹角膜水肿非常严重,原因为角膜内皮细胞已经完全没有活性,因此建议他做一种特殊精准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内皮移植,但需要等待优质的角膜源。罗爹爹满怀希望地等待着角膜源,直到马老的角膜出现。罗爹爹接受了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5天,罗爹爹觉得卡痛异物感基本消失,看东西越来越清楚。罗爹爹告诉我们:他喜欢书法,一天不写字心里就憋得慌。马老的角膜让他惊喜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有机会可以继续研习书法。当罗爹爹得知角膜是一位外科医生的捐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他表示:行医一辈子,当他走完人生旅程的时候仍不忘初心继续奉献,这才是真正的医者风范。

作为一位医者,马老用最后的力量为他人送去光明和希望,这是生命的延续,是光明的延续,更是医者大爱的延续。愿善良永存,向马老致敬。

“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项目

爱尔眼库在湖北省卫生厅、武汉市卫生局、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关怀下,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于2008年9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与各地红十字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成功实现了300多例角膜捐献,并成功帮助实施600余例角膜移植;同时积极开展人眼角膜劝捐、盲症救助、志愿者培养,与爱尔集团的七家眼库和医院进行横向联动,应急互动角膜调拨。

2017年1月17日,“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项目成功落户汉口爱尔眼科医院,主要是通过爱眼公益基金会,对我省无力支付手术费的贫困角膜盲症患者实行救助,让盲者重见光明。每一位眼角膜捐献和需要角膜移植者,均可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登记申请,所有贫困角膜盲症患者都有望得到基金援助。

爱尔眼科角膜病学组专家团队作为医疗支持,全国七家爱尔眼库提供角膜材料保障,旨在帮助罹患角膜盲症需要角膜移植的贫困病患恢复光明,挽救“悬崖边上的盲症”。(通讯员 敖盼盼)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