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心脏主动脉撕裂 专家手术12小时救回母子
2017-03-28 17:19:00 来源:大楚网

3月8日,怀胎8月的准二胎妈妈佳丽(化名)突发凶险无比的A型主动脉夹层,心脏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子二人随时可能性命不保。紧急关头,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十个学科的多名专家联手,经过连续12小时的手术及术后精心治疗,成功挽救了这对母子的生命。

3月28日,经过术后大半个月的治疗,这对历经生死的母子,病情稳定,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凶险:准妈妈突发主动脉撕裂

35岁的佳丽是荆门人,去年7月顺利怀上二孩。身体一向健康的她前期产检都十分正常。今年3月1日,正在家里阳台上晾衣服的她,突然感觉牙齿缝发冷,仿佛有一阵冷风穿过了她的身体。一阵寒意过后,她没太当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佳丽感觉牙齿痛、背痛、腰痛、脖子痛,浑身不适,整晚失眠。休息了几天后,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

3月6日,疼痛难忍的佳丽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她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让当地医生吓了一大跳——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是全身各脏器供血的大血管,压力、血流量巨大,主动脉夹层是最为危险的疾病,被称为‘定时炸弹’,夹层一旦破裂,母子性命堪忧。考虑到手术的风险极大,当地医院建议她立即转诊到武汉协和医院进行手术。

准妈妈心脏主动脉撕裂 专家手术12小时救回母子

抉择:大人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3月7日,通过B超等系列检查,协和医院医生确诊佳丽所患为I型主动脉夹层,窦性心律,急需立刻手术,但手术风险极高。据不完全统计,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每延长1个小时,死亡率增加1%。我国仅主动脉夹层每年新发病例20万,很多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或死亡或随时面临死亡,而获得手术机会患者最终生存下来的仅2%左右。时间就是生命

经过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产科主任邹丽教授等相关学科联合会诊,最终为佳丽制定了先行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再行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的心脏手术的同期手术方案。

在手术方案确定后,麻醉科针对患者的特殊病情,制订了详细、个体化的麻醉方案。麻醉科主任姚尚龙教授介绍,此次手术麻醉的难点在于既要保证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又要尽量减少全麻对胎儿的影响,同时要维持麻醉过程的绝对平稳。这就需要良好的麻醉深度、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和精细化的麻醉管理作为支撑。

3月8日晨,按照预定方案,手术分步进行。总用时将近12小时,同一个手术台上,两台手术顺利完成。麻醉科、产科、心血管科等十个科室18名专家先后参与了这次手术。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佳丽术后第1天即清醒,第2天拔出气管插管,第6天转出监护室,进入普通病房,顺利康复。

准妈妈心脏主动脉撕裂 专家手术12小时救回母子

揪心:早产儿遭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术后,佳丽病情慢慢稳定,不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然而她却迟迟见不到宝宝。原来,宝宝自从生下来自后,情况就十分不好,转入了医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

宝宝一出生就出现缺氧窒息、呼吸急促等情况,被抱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医生诊断宝宝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新生儿科王琳主任的指导下,医生使用高频呼吸机通气模式,开始是呼吸机参数极高,对于能否救回这个珍贵早产儿,医护人员都捏了一把汗。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经过8天的时间,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帮助宝宝终于闯过了呼吸关,宝宝成功撤除呼吸机,于3月23日顺利脱氧。

准妈妈心脏主动脉撕裂 专家手术12小时救回母子

万幸:母子平安把家还

3月24日,这个从出生就饱经磨难的早产宝宝,终于顺利闯过了低血糖、心功能不全、呼吸暂停、重症肺炎、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黄疸、颅内出血等重重关卡。3月27日,宝宝终于回到父母身边。

佳丽的家人表示,“当时听说手术风险后,我们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子宫切除,也是术前医生跟我们充分沟通过的。生命至上,只要母子平安,一切都不重要。也感谢医生们在如此大的风险下,还愿意陪我们一同共度难关。”

心外科董念国主任说:“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并非罕见,高龄二胎产妇是好发的高危人群,但急诊手术母子双双获救并不多见。且采用中低温(28摄氏度)、停循环的主动脉夹层术式,可以说为国内首创,虽增强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却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手术的成功体现了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张万军 通讯员黄冬香 张方方 刘坤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