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财经自媒体创始人李玥熹在现场与投资人交流
3月27日,一场外汇投资者教育交流活动在武汉举行,资深金融安全专家在对话现场武汉上百位中小投资者时表示,大部分中国中小投资者不看证券公司的“风险提示”,做一名合格的投资者首先要摒弃“赌徒心态”。
杨国亮,这名来自北京博汇的金融投资专家,27日在武汉与上百名中小投资者进行了一场投资的“风险提示课”。当下,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迅速扩大,人们正在快速积累资产,高净值的家庭会越来越期望通过投资理财获得收益。杨国亮坦言,至少有10%的中产家庭有超过2种以上的金融产品投资,做好投资者教育是当务之急。
“在金融市场,如果投资人要进入的话,我们期望他能做好足够的前期投资者教育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在你没有做好投资者教育之前,我们不建议你参与股票、外汇、期货等这些投资,任何的交易市场都是如此。”杨国亮说。
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相比,中国投资者更偏向投机。杨国亮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当时有一个中国中小投资者第一天通过外汇投资获得了70%的收益。第二天,这位投资者竟然就要抵押自己的房产来进行外汇投资。这样的行为显然已经偏离的投资的意义。
“就像有投资者只是做股票交易,其实他也是亏钱的,最后出现了巨额亏损,到最后他还是没意识到这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很大。我们必须要有风险认知,你去证券公司为什么他会有一个“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很多人都不看!”杨国亮说。
资深财经自媒体创始人李玥熹在现场与投资人交流时也表示,现在不少外汇投资都能进行高杠杆交易,高收益的背后就是高风险。她甚至还表示,未来,对于投资人门槛的限制,不是资金,而应该是知识。不具备相关知识,很难去理性投资。
“首先就是投资者不能是个“赌徒”,交易是高风险的,一定要在资产合理配比的基础上投资。另外就是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比如说外汇投资,它不仅需要你的财经知识,你还得了解英国脱欧对有英镑的影响,美国特朗普当选对美元的影响等等。”李玥熹说。
针对中国投资者更爱投机的心里状态,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则表示,要摈弃投资者的“赌徒”心理,一方面金融市场要完善、规范,让投资者掌握更多信息。另外,我们要开放更多投资渠道,让投资者有更多学习投资的机会。
“我觉得第一是要让国内中小投资者能有更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全球的投资机会,第二呢我觉得应该要开放更多的信心,能让投资者通过自己的信息判断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赌博式的下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割除掉‘投机’行为和心里状态。”梅志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