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最美乡村教师背后的故事
2018-03-13 11:00:51 来源:

武晚传媒记者陈勇 通讯员易建新 摄影记者金振强


 

3月5日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了下来,仿佛诉说着对英雄的思念。

    下午3点,在东汽中学副校长唐祖贵一行陪同下,武汉晚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爱心回访团来到四川省德阳市龙井公墓,向长眠于此的谭千秋老师敬献了花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护住了身下的4名学生。孩子们得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有感于谭千秋老师的义举,慈善家刘会兴首捐30万元,联合武汉晚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成立华夏千秋教育基金,至今已募集善款700多万元,用于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并于2009年起开始每年面向全国评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奖励和帮扶。9年中,全国141名“最美乡村教师”获奖。

    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也是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成立十年。在这个历史时刻,武晚传媒记者回访东汽中学,祭拜谭千秋老师,从爱心源点出发,分赴川新、滇桂、陕甘宁、闽浙皖,以及湖北省内的恩施、潜江、广水等地,回访当地的“最美乡村教师”,进行捐资助学,将一份份真挚、滚烫的爱心传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塞外边陲。

    将谭千秋爱心和精神发扬光大!唐祖贵副校长说,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的想法与东汽中学不谋而合。在东汽中学的荣誉室,专门设立了谭千秋的展版和雕像,供全校师生学习瞻仰,薪火相传。

    当天,在东汽中学,记者找到了在此任教的谭千秋的妻子张关蓉,以及第一届“最美乡村教师”获得者刘顺模老师,进行了回访和慰问。

    据唐祖贵副校长介绍,谭千秋遇难后,他的家人从未借此向学校提过任何要求。张关蓉说,在东汽中学,像谭千秋这样舍身救人的师生比比皆是。作为他的家人,她和女儿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不需要任何照顾。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很优秀,也很懂事。”

    当天,作为谭千秋生前的同事,刘顺模老师与记者一同来到墓区,祭拜了谭千秋老师。刘老师的妻子也在地震中遇难,他强忍着悲痛冲进废墟救出了两名学生。在回访中,刘顺模表示“在我们学校,很多人都是像我这样。”

    据了解,汶川地震发生后,东汽中学在驻汉海军工程大学援助下,仅用两年就重建复学。目前,该校师生人数已从原来的近千人,发展到现在的2500余人,成为当地的“教育航母”,先后获得了全国最具特色中学、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等荣誉称号。

    当天下午3点30分,祭拜完谭千秋老师,记者离开德阳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早春的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樱花开满了枝头。

    3月5日上午8点,在一株盛开的花树下,学前班的41名孩子在老师张宁带领下围在树边,开始了新年的第一堂课——看樱花,学科学。

    “大家看,校园有什么变化?”张宁指着树上的花儿问。“花开了,是桃花,不对,是樱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花是什么颜色?”“粉红色。”“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闻一闻,是什么味道?”“好香,有点甜!”“这么多花迎接我们开学,大家高兴吗?”“高兴,我要画下来。”6岁学生孙仕杰兴奋地抢着回答。

    学校像个花园,孩子们乐于创作

    “这里是汉旺最美的学校。”当天,陪同本报爱心回访团参观了校园后,校长徐利告诉记者,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不仅建筑面积4800平米,抗震等级达到8.5级,而且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像个花园,是当地青少年的实践活动基地。春季,孩子们到这里看花;夏季在这里露营;秋季举办足球比赛;到了冬天,请来家长,一起动手制作小发明。

    在一楼的展示室里,摆放着学生的作品。六年级二班刘宇航的“针管挖掘机”,按动尾部的针管,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可做挖掘动作。楼道防碰撞报警器是学生创客刘云川发明的,曾获得了四川创新科技大赛科技发明一等奖。去年,该校1700名学生制作了8000多个作品,成为德阳市有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基点校。

    心理疏导帮助灾后师生“站”起来

    学校有一个特殊教室——灾后心理疏导室。学校副校长李忠建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见证了汉旺学校倒下与站起,他告诉记者,这里有专人负责灾后心理疏导,不少受灾师生到这里进行过疏导。“当时,汉旺学校有两百多名师生遇难,活下来的老师和学生心理遭受了重创。有一个数学老师,女儿上二年级,被压在了教学楼下,孩子在下面哭喊着爸爸救我,可是没有工具,根本挖不出来,那个老师只能含着眼泪先救他人,听着女儿呼救声越来越小……”

    汉旺学校的老校区离新校区不到两公里,路口,四川绵竹——汉旺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前的钟楼指针永远定格在地震的那一刻——下午2点28分。因为坍塌严重,老校区所在的整个老城区都被列为了地震遗址,原样保存。

    带着记者回访老校区,李忠建的眼圈通红。顺着残垣断壁走到了顺河路中段286号,他停下了脚步,指着一栋只剩下半边、预制板像面条一样挂在墙上的残楼,告诉记者,这就是老校区的教师宿舍。“看,三楼挂着的那个蓝色窗帘,是一位老师挂的,我们关系很好,我经常去这里串门。地震发生后,房子垮了,楼里好几个熟悉的人也没了……”邻街,一个茅草丛生的门栋上钉着两块牌子,分别写着“汉旺镇教育委员会”“汉旺镇中心幼儿园”,对面,老教学楼的断墙上,有一幅瓷砖拼成的壁画,上面有蓝天,有太阳,有背着书包的孩子。

    汉旺师生感谢武汉好人一路相伴

    上午9点,应校长徐利邀请,本报爱心回访团参加了汉旺学校举办的2018年春季“十年记忆,感恩前行”开学典礼。

    在典礼上,绵竹市教育局副局长卢世军、汉旺镇镇长陈波代表绵竹市教育局、汉旺镇以及汉旺学校全体师生,向武汉晚报爱心回访团及武汉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了诚挚的谢意。“谢所有武汉的爱心人士,无私地帮我们重建校园!受恩永记心间,唯以前行,回报恩情!”

    当天,是2018年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早上,前来报到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不少学生和家长走到大门口的汉白玉石碑前都会停下脚步,静默片刻。石碑上用金字刻着汉旺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建校史:

    为资助“5.12”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由武汉晚报社、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5.12灾后重建援助基金”。绵竹市汉旺镇武汉晚报·车都希望小学,于2009年4月动工,2010年1月竣工,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5.12灾后重建援助基金”捐助1025万元。余下部分由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援建。为铭载捐(援)方善举,特立此碑,以昭后人。2010年3月绵竹市人民政府立。


 

用爱心融化冰雪,用知识点亮心灵。29岁的赤勒卓玛是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一名乡村女教师。2015年担任新龙县通宵乡中心小学校长兼藏文老师以来,她凭着对学生的赤诚爱心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将一个成绩全县倒数第二、学生只剩下34人的落后乡村小学,改造成一个成绩全县排名前十、学生人数达113人的优秀乡村小学。

    2017年8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推荐,赤勒卓玛入选由本报华夏千秋基金评选的第九届“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3月初,本报记者从成都驱车13个小时,翻山越岭,深入雪域高原,对赤勒卓玛和她的通宵乡小学进行了回访。

    2018年3月2日,这一天恰巧藏历和农历都是正月十五。

    下午5点半,太阳尚未落山,月亮已经升起,成都往西约700公里,连绵的雪山峡谷中,藏族老师赤勒卓玛牵着3个藏族小学生,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3个学生都是通宵乡小学的贫困生,卓玛想赶在正月十五前,将学校的10名重点贫困生全部家访一遍。她右手牵着的、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叫四龙青措,8岁,读一年级,母亲病逝,父亲失踪,留下年迈的奶奶和她相依为命;左手牵着的、穿藏袍的男孩叫四龙赤乃,也是8岁,读一年级,他的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留下兄妹4人靠父亲乞讨为生;和赤乃牵着手、戴着绒帽的男孩叫多吉扎西,9岁,读三年级,被父母遗弃,跟着姨妈生活。

    家访第一站是青措家,推开木皮扎成的大门,穿过废柴堆成的小院,迎面两层土楼,一楼没有灯,里面光线昏暗,勉强可以看到,中间堆满了牛粪,右侧留有一条下脚的通道,斜插着一根刻着凹槽的圆木,充当楼梯。

    顺着圆木爬上二楼,卓玛打开手机照明,在杂乱的树枝、破烂堆里找到入口,一个被塑料布遮挡的洞,弯腰进去,脚下楼板发出“嘎吱”的响声。听到声音,里面屋角“破布堆”动了一下,坐起一个人来。“奶奶。”青措见状扑了过去。

    “奶奶今年多大了?”等祖孙俩亲昵完后,卓玛上前询问。“82岁了。”“身体还好吧?”“上了年纪,不行了。”“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前两年政府送了两头牛,现在你们又帮我照顾青措,已经很感谢了,不需要了!”

    老师和奶奶谈话的时候,青措打开电灯,拿出一本英藏汉三语辅助读本,跪在矮桌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乡下电力有限,200W的白炽灯只能发出豆大的亮光,要费力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字。

    在青措的背后,有一个用废品袋、旧床单围成的小空间,地上铺着一条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被褥,算是她的卧室。看着眼前的景象,卓玛暗自落泪。两年前,她第一次来访,只比桌子高一点的青措就坐在这里,给奶奶做粘粑早饭。家访后,卓玛将青措列入学校重点帮扶的10名贫困生之一,并亲手给她织了一条藏裙。

    跪在废品堆间看书,家访令人落泪

    耐心上门劝学,孩子一个不能少

    甘孜州新龙县通宵乡位于川藏交界处,海拔3620米,气候恶劣,物产贫乏。乡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322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居民只有2000多人。八九岁的小孩已是家中的“劳力”,做家务,放牧,挖虫草,上学成了一个“负担”。

    2015年9月,作为县里的优秀老师,卓玛从新龙县俄色小学调到通宵乡小学当校长。临行前,老校长益西翁布将她叫到办公室嘱咐,那里的孩子需要像你这样的好老师,帮帮他们。

    肩负着重任来到通宵乡小学,卓玛没想到迎接她的竟是坐在学校门口的34名学生,32条狗。“操场脏得像个垃圾堆,留守的8个老师没精打采地歪在一边,感觉像要散摊子,我的心里拔凉拔凉的。”放下行李,卓玛找来留守的老师交心谈心,还趁热打铁,带着学校老师把狗一一赶走,把校园打扫干净,然后分头家访,上门劝学。

    卓玛家访的第一家孩子叫曲尼降措,没想到被他的爷爷怼了回来。“上学能保证找到工作吗?”“不能”“那有什么用,不去。”首次劝学失败,看着整天在草堆里打滚的降措,卓玛决定再次上门。“爷爷你看,你不上学,就不会普通话,到大城市上厕所都找不到门。还有,你到医院看病,不会普通话,就要请翻译,多麻烦!”卓玛的耐心劝说终于打动了老人,同意让降措上学。现在,已上二年级的降措不仅藏文成绩出色,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015年,卓玛与留守老师共走访70余户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劝回了52名学生。

    教孩子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2018年3月3日早上6点半,卓玛准时来到操场上,查看学生们的早锻炼情况。“校长老师好!”经过卓玛身边时,学生纷纷上前鞠躬问候,卓玛一一回礼。

    上午8点半,藏文第一堂课,头上扎着英雄结的康巴汉子扎西斑鸠老师走上讲台,开始给学生讲解藏文。“人民大会堂!”他边说边用藏文写在了黑板上。“哦,人民大会堂!”台下的孩子们一片惊呼。

    上午9点,卓玛开始检查学生的寝室,从幼儿班到小学三年级,学校一共有五个班,高年级学生寝室在一楼,是高低床,幼儿班的学生寝室在二楼,是小木床。有几个“马大哈”的学生起床后忘记了叠被子,卓玛摇着头,帮他们一一叠好。

    数学老师登巴彭措和卓玛一同调到通宵乡小学,是最了解卓玛的人之一。他认为卓玛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2015年11月,幼儿班有个孩子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卓玛看到后不嫌脏不嫌臭,帮孩子擦屁股,换裤子,冲洗干净。去年冬季,学校雇了一位叫贡仁贡布的村民砍柴,说好了3天,工钱700元。结账时,卓玛得知贡布的儿子烫伤严重,给了1000元工钱。

    去年,卓玛经过家访,将青措、赤乃、扎西等10名贫困生列为学校的重点帮扶对象,想尽一切方法帮助他们,四处募集资金救助,与他们聊天、谈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

    “孩子们需要我,

    我不能半途而废”

    2018年正月十五的晚上8点,月夜下的通宵乡山谷,寂静如水。学校操场上,几名男老师抱来粗大的木柴,点燃了篝火。

    “跳锅庄了。”周围的村民闻风赶来,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歌声、笑声、喝彩声,学生、老师和村民,在篝火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欢乐图画。“跳锅庄舞是我们主要的‘夜生活’之一。”邀请本报爱心回访团成员一起参加了他们的篝火晚会后,卓玛老师接受了记者采访。

    她说,这里的艰苦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距离最近的县城新龙县有58公里,全是山路,一去一回要4个小时,没有班车,外地老师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这里山高谷深,不仅手机信号差,电压也低,白天上课还好,到了晚上,不能看手机,不能看电视,连电灯都打不开,四周漆黑一片,就只能借着应急灯看会儿书。

    在卓玛寝室的书架上摆放着《汉藏对照词典》《别让学习折磨你》《让爱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等书籍,许多书被反复翻阅,卷了边。

    学校的一位老师透露,身兼校长和藏文老师的卓玛是个闲不住的人,白天上课,检查其他老师的教学,晚上与老师、家长谈心,寻找改进工作的办法。一个月有四个周日,第一个周日她免费为学生补课,第二个周日带学生洗澡,第三个周日组织全校大扫除,第四个周日回家,还四处联系爱心人士,为学校的10名贫困生募捐。2017年8日,卓玛入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后,在她的牵线下,华夏千秋教育基金每年向10位贫困生捐赠2万元助学金,并对学校进行了捐助。

    一心扑在工作上,所在学校又几乎是与世隔绝,29岁的卓玛至今仍没找到意中人。父母为此很着急,想把她调到新龙县附近的学校,解决个人问题,卓玛没有同意。她说,她不是没动过心,但看到学校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心又软了。“孩子们需要我,我不能半途而废。”
 

湖北到新疆,相隔万里,隔不断的是赤诚的爱心和浓浓的民族情谊。

    2009年,乌鲁木齐市第109中学(原名安宁渠中学)老师阿依奴·热合曼入选第一届“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应组委会——本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邀请,她第一次走出新疆,来到了位于东海之滨的北戴河,看到了梦中的大海,与来自四川、湖北等内地同行交心谈心,结为好友。阿依奴说,她要将这份情谊带回新疆,带到学校,生根发芽,永不相忘。

    9年过去了,阿依奴和她的学校现在的情况怎样?3月初,本报记者飞抵新疆进行了回访。

    一千封书信记录维汉姐妹情

    3月1日上午9点40分,冰雪尚未退尽,乌鲁木齐第109中心小学操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站在1700余名师生当中,阿依奴老师神情庄严、肃穆。

    上午10点,是六年级的第一堂汉语课,阿依奴走进民族班,用普通话开始授课。“同学们,请跟我念,学弈!”

    “学弈!”六年级五班的维族女生古丽孜巴大声地念道,字正腔圆。课后,古丽得意地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她能读准“弈”字,得益于她的汉族闺蜜。从隔壁六年级二班,拉来了一个汉族小姑娘,古丽得意地说:“她叫邵美惠,我们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她边说边看了一眼邵美惠,邵美惠立即会意接过话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讲述她们俩的故事。

    “我们是邻居,都住在安宁渠三队,门对门。”“隔着一条小巷。”“昨天,古丽说她不知道弈字怎么发音,我告诉她,弈的发音跟吴亦凡的亦一样,她就明白了。”“我知道吴亦凡。”“我们相互帮助,她教我跳新疆舞。”“她教我跳扇子舞。”

    “前年,学校组织学生结对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丽。”“我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作业,一起在巷子口跳绳。”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小秘密。”“在巷子里一个没人注意的旧柜子里我们放了一个纸盒子。”“这是我们的书信中转站。”“我们约定,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事就写信放在盒子里告诉对方。”“有一次,巷子里来了一条狗,吓得古丽不敢回家,她给我发短信,让我接她。当时,我跟妈妈出去了,等我回来才看到短信,古丽已经被另一个同学送回家了。我知道后就写信放到盒子里,告诉她原因,跟她说对不起,她就原谅我了。”“我们写了五年的信,至少有一千封。”

    “现在,我们两家关系好得像一家人。”“春节时,古丽的爸爸妈妈提着水果到我家来拜访。”“美惠的父母每回买了好吃也会送我们一份。”“我们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当天上午,得知本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组团不远万里来校回访、捐赠,乌鲁木齐第109中学维汉师生载歌载舞,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学校党委书记卜君说,该校现有学生1675名,七年前更名为乌鲁木齐第109中学,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民汉合校中学,一直十分注重民族团结工作。2016年起,学校还组织民汉师生结对子、“走亲戚”活动。在这其中,阿依奴老师表现突出,特别是2009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第一次走出新疆,走进内地,亲身体验到民族大家庭温暖,在她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回来后,她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份民族情谊传递到她教授的每一个学生心中。

    “那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太多了。”课后,阿依奴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那一次,我看到了梦中的大海,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就像这大海一样,有着广宽的、海纳百川的胸怀。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光荣、自豪和幸福!”

    “那一次,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中有8位老师来自汶川地震灾区。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事迹我在报纸上看过,令人落泪。他们真是坚强,遭受了那么大的伤害,依然乐观、善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照顾我,说我是远方来的客人,还把家乡带来的土特产拿给我吃。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可他们却说,是祖国的大爱激励了他们。”

    “我是一个维族老师,饮食习惯与内地老师有所不同。那次为了能让我吃上可口的饭菜,评选组委会专门为我在驻地附近找了一家清真餐馆,后来我知道他们全部来自武汉,我还专门上网查看了武汉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武汉在长江边,是个美丽的大城市,风景美,人更美!我们相聚的时间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9年9月,当时担任美术老师的阿依奴返校后,专门从网上找来了长江、大海、武汉以及汶川地震英雄们的图片和视频,组织学生临摹绘画,增进学生们对祖国大好河山及各民族的了解。

    事后,许多学生告诉她,他们以后也要走出新疆,去看看长江,看看大海,交交朋友。

    结对子走“亲戚”,

    民族团结一家亲

    “阿依奴老师好!”中午12点,下课铃响了,阿依奴老师刚走到操场,几名学生跑过来,热情地跟她拥抱,亲吻,打招呼。

    “阿依奴老师和善、耐心,很受学生们的喜爱。”学校副校长孜娜提曾经是阿依奴的老师,提起阿依奴,她赞不绝口。“阿依奴是学校的骨干,先教美术,后教汉语,我们曾一起在南疆和田支教。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各民族是一家,要团结友爱,把民族友谊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在学校结对子活动中,阿依奴跟一名汉族老师、4名汉族学生结成了互助对子,经常交心谈心‘走亲戚’”。

    有一次,阿依奴班上的维族孩子跟隔壁班上的汉族孩子打了架。她知道后找到打架孩子谈话。“大家是兄弟姐妹,要相互谅解,打了架,主动道歉,大家还是好朋友。”在阿依奴劝解下,两名学生互相承认错误,握手言和。

    在回访中记者发现,在109中学里,民族团结友爱的种子到处生根发芽。去年底,七年级汉语班的学生热西普突然辍学,副校长孙志云知道后立即到河西村热西普家,上门说服家长让孩子复学。

    七年级五班的米则尔·阿依父母离异,跟着奶奶生活艰苦。2016年,学校党委书记卜君主动与米则尔结成对子,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定期上门,嘘寒问暖,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米则尔奶奶被感动,一次,她拉着卜君的手,流着眼泪说,她不太会说话,也不懂汉语,但党和国家对她们家的关怀和恩情,她都铭记在心。

    截至发稿,乌鲁木齐市第109中学的1780名民汉师生全部结成了“亲戚”对子。

    内地归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