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装满的是亲情与乡愁
2018-02-23 08:30: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杨朝清
    “我妈可能觉得我在外面会饿死!”随着上班大军陆续返程,众多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被老爸老妈塞得满满的后备箱和行李箱,内容基本都是家乡食品和土特产,从米面到食油,从鸡蛋到水果,从咸菜到腊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无论是小轿车、SUV还是拉杆箱,特点都只有一个字——满!(2月22日《北京青年报》)
    怀着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又一次重新出发。满满的后备箱,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沉甸甸的爱与关心。这样沉甸甸的“行囊”,带着家乡的烟火气和泥土气,谈不上有多么名贵,却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更多地发现和认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关系。
    春节让一家人实现了短暂的团聚,心疼、体谅子女在外打拼的无奈与艰辛,许多父母都会做好各种各样的家常美食来犒劳孩子们;在子女返程之际,也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特产”塞满他们的行李箱。伴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网购的方便快捷,这些家乡土特产其实在全国各地都不难买到,父母也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何他们还是要把孩子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情感表达:无论走出多远,家,永远是你们可以停靠的港湾。
    人类学家阎云翔说,在中国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里,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既是一种情感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责任。父母与子女作为一个利益相关、情感相系的共同体,不因物理距离的拉大而变质;山水阻隔,却阻挡不住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大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也拥有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激烈的竞争、更高昂的生活成本,而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里,依然有一些东西未曾改变。不论是“母亲千里送药”,还是“父母扫雪送行”,抑或“父亲翻山越岭送猪肉”,得到父母体恤与关怀的子女们都是幸福的,同时也要懂得回馈、善于分享。
    真正领悟了“家”的价值,我们才能走遍天下,心怀故土。塞满后备箱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乡愁和亲情,这样的“天下父母心”,怎能不让人动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