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寻求更优解
2018-06-19 07:19: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周磊

    近日,江岸区城管委召集摩拜、ofo小黄车、哈罗三家共享单车企业,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部分路段开展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管理试点。这种主管部门发倡议,引导共享单车企业出资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参与管理的模式,系全国首创。
    近两年,各色单车圈地跑马、无序扩张的情况客观存在。原本是为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有些城市却造成“添堵几公里”的现象。共享单车若想骑得更远,治理层面必须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需要相匹配。
    以往的治理模式中,管理者往往把目光紧盯在共享产品的提供者和使用者身上,或要求提供者担负起治理责任,而鲜有拿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或呼吁使用者奉行道德自律,企求人人共享、人人共治的良好局面,初衷固然没错,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引导第三方服务公司参与管理的模式,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创新之举。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实现有序治理具有示范效应。
    共享经济已经深深地嵌入城市发展之中、融入了人们生活当中,相伴而生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应被摆在更宽广的视野加以考量。我们期待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得以化解,但谁也不想看到共享单车杂乱无序堆放路边、出现故障无人问津、满是灰尘遭人冷落的场景。一辆单车的摆放姿态、洁净程度,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在共享中破解共享带来的难题,考验着城市应对新事物新风险的管理智慧和破题能力。
    共享经济规范化,是实现充分共享的重要前提,也是寻求更好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规范共享单车过度投放、乱停乱放的问题上,没有现成标准可供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有的探索共享单车“路长制”,实施“一路一单车”管理制度;有的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考核和市场容量评估工作;有的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防止发展规模超出城市非机动车位承载能力,面对新业态,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是一座城市回应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生活需求的应有姿态。
    城市治理从来都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坚决摒弃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简单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更优解。积极探索新路给城市“减负”,让发展共享经济的主体受益,实现共享更文明、管理更科学、治理更有效,为人民所需要的共享业态才会枝繁叶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