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李升炜、周高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被学生们真心爱着、尊重着、需要着和信任着更美好的事情了。”9月6日晚,在华中科技大学,曾在该校任教10余年的青年英语教师刘畅回望从教生涯,并与该校原校长李培根院士对话,畅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刘畅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目前在中国工程院工作。她的英文名字是Cathy。前不久,她所著新书《Cathy与你:我们的“师生情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20万字的新书里,她回忆了与许多学生成为一生挚友的动人故事,收入一封封师生往来的信件,以及100余张凝聚着浓浓情意的贺卡与照片,呈现了一名普通大学英语教师从教10余年的真实图景。
当晚,刘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心路历程。她说,她的英语课堂从不点名,却保持着超高到课率,学生们甚至开玩笑说上她的课是“度年如日”;她阅读学生的作业本时,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评价者,而是当作读者。让她欣慰的是,她见证和参与了这些学生的成长。而学生们告诉她,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感受了真善美的力量。
被学子们亲昵称为“根叔”的李培根院士,为刘畅点赞:“她阅读学生作业本时,把自己当成读者,这给教育工作者不少启发。我们要真正地去读懂学生。”
李培根院士说,刘畅的教育观没有基于艰深的理论,而是出于朴素的爱,值得我国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按照某种预期和目的去培养学生,不是从学生那个“你”出发,而是从“我”出发,实际上这是一种工具主义的教育观。不管“我”的预期和目的多么高尚,其效果总是有问题的。刘畅从学生视角的那个“你”出发,这就是教育者真正的善,是大善。这种善会浸透学生的灵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