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消费降级”为假冒伪劣护航
2018-09-10 07:38:00 来源:湖北日报
    □ 堂吉伟德
    近段时间,“消费降级”成为热词。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专家指出,尽管增速处于15年来的低水平,但考虑到已经十分庞大的基数,这个增长水平还是很可观的。(9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引发“消费降级”这一说法的有几个典型例子,如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有人认为这就是“消费降级”。在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数据佐证以及个体消费结构作为支撑,所谓的“消费降级”只是道触发公众焦虑的伪命题。部分物美价廉的商品出现销售额与利润率上涨,能否作为“消费降级”的证明?有专家指出,追求高性价比,花合理的价钱,买合适的商品,理性地消费,其实质并不是所谓的“消费降级”,而是理性消费、环保消费等。电商平台拼多多虽然在短短三年内创下了电商奇迹,却因为深陷假货风波,成了众矢之的。从创维电视的声明到商家的联合维权,从股价的下跌到相关部门的调查,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坚持品质至上,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商标,绝不纵容假冒伪劣产品在网上横行,对电商平台的未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低价模式可以允许商品低端,但绝不能成为假货的滋生地或助推者。平台方走低价和廉价之路并非原罪,问题在于,不能以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偏低”为假货开脱,忽视自身的问题所在。假借“消费降级”的概念,认为假货的存在并非供给方的责任,而是因为消费群体的意愿,甚至认为“山寨”并不等于质量不过关,和假货是“两回事”,这样的强盗逻辑显然也不成立。因发展不均衡而孕育的低价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并不意味着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是一种“存在即合理”,更不能为了抢占市场和短期利益而抛弃底线原则。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来没有改变,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要防止出现“消费降级”,更应全力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与安全,让人们能放心消费。如此,才是对“获得感下降”的社会情绪和公共质疑的强有力回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