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好声音不会被忘记
2018-09-13 07:35: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评论员 肖擎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语境,或者说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讲故事”。无论时代怎么变,艺术的根还在生活,答案就在大众心里。时代的好声音不会被忘记,也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去世了,享年84岁。
    这几天,很多人在回想单田芳先生的沙哑声音,回忆这个说书人带给自己的精神食粮。
    评书是传统的口头艺术。和一些艺术门类比,评书在形式上相对单调许多,受到的关注也相对小很多。明星在台上唱歌,有灯光、服装、伴舞,热闹得很,电影运用光影技术,视觉效果要大很多。评书就靠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张嘴,道古今事,说古今理。评书这门艺术领域,有一批响当当的名字,单田芳耀眼地位居其中,用通俗直白、引人入胜的方式,把听书带进了无数人的生活。
    一定程度上说,人们回忆单田芳,也是在回忆流逝的年代。单田芳的评书大范围展现其影响的时候,正是中国社会呈现大变化的时候,一个重要表现是,精神生活的窗口开始不断打开。文学评论家孙郁评论单田芳的评书,“通俗而不庸俗,广博而不浅薄,有时苍凉悲苦,但善意绵绵,如日光流泻”。对普通人来说,感受不是文学式的。在广播、电视节目开始丰富的年代,单田芳极具辨识度的声音飘荡而至,象声词,特别的咬字、音调和气势,习惯用语,串起大量的人物和故事,让天南海北、不同年龄的人度过闲暇时光,像“追剧”一样等着“下回分解”。
    有的艺术引人发笑,有的艺术制造一代代偶像,有的艺术在市场里淘金,单田芳代表的评书,内容都非原创,但它不媚俗也不媚雅,在价值上守正如一。如果说艺术有味道,单田芳的评书味道不是“快餐式”“低营养”的,而是嘴里跑过千军万马、话中藏着人生百态、嬉笑怒骂中劝人向善。过去,有多少懵懂孩子不是通过典籍启蒙文史知识,而是在单田芳的评书里了解历史人物和掌故?有多少在工作生活中奔波的人,守着话匣子里的沙哑声音,想象着金戈铁马的画面感?在单田芳的评书里,道德常识、价值共识,和说的剧情打包在一起,润物无声地进入无数人的精神生活史。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语境,或者说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讲故事”。时代变化,怎么讲?现在有一些反思,比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能停留在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上。单田芳的评书,在语言直白、朗朗上口中设扣儿勾着人听,让历史风云、时代故事飞入了百姓生活。翻看网络平台上热播的评书艺人,为什么仍不外乎一代老艺人,不只是一份温故“情怀”,更有他们进行的探索,守持的根基,他们讲的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凝聚了一个稳固的“最大公约数”。
    时间新旧更替,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旨趣变化翻新,但无论怎么变,艺术的根还在生活。我们总说喜闻乐见,是不是喜,是不是乐,答案就在大众心里。无论是评书还是其他文化艺术,时代的好声音不会被忘记,也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