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炉具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8-11-11 07:49: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通讯员余水行古月明

    11月2日,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赵娟、杜春文夫妇俩着实感动了一回。当日,利川市市长张涛来到他们所办的利川市宏康生物质炉具有限公司,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鼓励他们在环保节能的路上走得更远。
    暖心的话语和支持,让赵娟、杜春文热泪盈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赵娟,1991年出生在利川团堡镇长槽村,只读了初中一年级。杜春文,1989年出生于利川东城街道办事处下坝村一个农户,小学6年级未读完。他们都因家境贫寒,早早地务农打工。杜春文13岁时帮人卖包子,14岁到东城一家汽车修配厂当学徒,学会了钳工、钣金、做漆、电焊等技术。后来,他又跟着师傅做脚手架、搭工棚,学到了不少手艺和做生意的门道,家里生活也慢慢地好了起来。2009年,经人介绍,赵娟与杜春文结为夫妻。
    2010年,杜春文到江苏无锡打工,学到不少技术,更积攒了资金。他父亲去世那年,就回利川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自己当老板,做简易棚等,到了2015年已有近两百万元的积蓄。
    这时夫妇俩有了两个孩子,还有老人。“高山地区冬天难熬,那时天然气还未输送到家,早上起来只有烧煤炭炉子,取暖真不方便。”赵娟建议杜春文,想办法造出一个容易点火且温暖屋子快的炉子。为此,杜春文专门开车去浙江宁波一带考察,见当地农家普遍用上燃烧生物质燃料的壁挂炉,深受启发。
    杜春文认识了生物质燃料:这是二次清洁能源,一般是将农林废物,如玉米芯、秸秆、薪柴、各种果壳、碎木头等,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颗粒状等,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一般比煤节省10%左右。其燃烧后灰烬很少且是优质钾肥。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燃烧纯度高,不含硫磷,不腐蚀炉具,不污染大气和环境,对人体不构成伤害,有利于人的健康。杜春文心头一热,马上想到回去研发一台烧生物质燃料的点火快的炉子。
    赵娟、杜春文这对农家夫妇开始了研发之路。他们借鉴煤炉子、气炉子、电炉子作参考,沉下心来干。研究、失败、修改、创新,又卡壳、思索、改进……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经历了许多次挫折。
    2016年元月,赵娟、杜春文夫妇俩注册成立利川市宏康生物质炉具有限公司,由赵娟担任法人代表。两口子继续攻关新炉子,前后报废了300多台,用了30多吨钢材,加上人工工资等共花费了30多万元。苍天不负有心人!2016年3月8日,他们成功造出了第一台生物质炉具。赵娟收到了最好的节日礼物。
    为了扩大宣传与销售,夫妇俩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8个县市和贵州、重庆的一些高山地区,散发传单。利川城梨园巷的石锅鸭杂餐馆,一次购买5台炉子,给了他们信心。
    不久,一些懂行的朋友提醒,“赶快申报专利,以避免别人剽窃成果”。在利川市、恩施州两级专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利申请从2016年5月3日发出,经过9个多月审查,终获正果。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2月22日颁发国家专利证书,赵娟立即注册商标“火宜家”。
    一年多来,公司生产和销售了1500多台生物质炉具,受到用户的欢迎。
    利川城梨园巷石锅鸭杂餐馆老板牟峰说,一年下来,一台生物质炉比烧气至少节约2000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