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4月7日是第70个世界卫生日。记者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厕所革命”已让我国农村地区粪-口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效减少了霍乱、痢疾、肠道寄生虫病、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爱卫办主任于学军说,“厕所革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带动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改变村容村貌,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性变化,控制了疾病的传播流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三格式、沼气式、双瓮式、粪尿分级式……我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改造不断探索新技术,以适应我国从温带到热带、从山区到水乡等多纬度、多地形地貌的厕所需求。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深入各地,指导当地选择适宜自身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厕所类型。根据全国爱卫办的统计,仅2009年到2011年间,农村改厕项目地区的痢疾、伤寒、甲肝的发病人数就下降了35%、25%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