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迪 摄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8月29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司瑶)现在,人的生活离不开电子地图,智能手机的应用带给市民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个人信息没有了“安全感”。今天(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记者从市国土规划局获悉,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测绘法》中,首次将保护个人地理信息写入法条。也就是说,市民在使用手机电子地图导航时,在系统中留下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记者 周迪 摄
据悉,新《测绘法》不仅要保护国家地理信息的安全,同时还要保护个人地理信息的安全。个人地理信息包括个人的行踪轨迹等。比如,市民出行时常会使用百度、高德、腾讯等互联网地图,并通过导航系统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分析,提供最佳路线,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信息就会在系统后台留下痕迹。如果不重视保护,生活轨迹和行踪等个人隐私可能被泄露,甚至被非法出售。
记者 周迪 摄
针对个人地理信息泄露的担忧,新《测绘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方等地理信息生产、使用单位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要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违法者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到相应的处罚。
记者 周迪 摄
此外,由于互联网地图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在当下信息化时代中应用面十分广泛。根据新修订的《测绘法》,今后,互联网地图服务将再“任性”。《测绘法》首次提到互联网地图,对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要求: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应当使用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单位应当建立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的核校,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