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9月5日讯(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刘路)今天(5日)下午4点左右,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刘晨的护送下,14岁的湖北洪湖籍男孩小宇(化名)终于回到了家乡湖北,暂时在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安顿下来,等待回家的最好时机。同时,他也成为了当日全国首个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的首例受益者。
小宇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洪湖人。他8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小宇随母亲阿芳(化名)在上海生活,阿芳精神状态不稳定,对小宇动辄打骂,小宇也因此成为上海救助站的“常客”,先后5次被救助。
2015年1月,是小宇最后一次被上海救助站救助,但这一次,救助站却再也联系不上阿芳,与她老家洪湖联系也未果。2016年,为了帮小宇回家,上海站安排专人千里迢迢奔赴洪湖摸底调查,好不容易找到了阿芳,但她却以无力抚养为由拒绝接收,上海救助站人员只得无功而返。
就这样,小宇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一住就是两年多。得知小宇有家难归,且不得不辍学的经历后,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林小群主动表示,可以先将小宇暂时协作安置到武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参加楚星班替代教育学习,进行临时救助,同时利用武汉九省通衢地域优势,积极帮助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协调小宇母亲及当地政府,寻求最终妥善的解决方案。
针对城市流浪未成年人地域分散、救助难度大、影响面广、安置困难等共性问题。昨天,由武汉市救助管理站与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共同发起,双方在武汉签订了共建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协议,并倡议全国各大中城市救助站积极加入联盟,共同在互信协作、互帮互扶、互动查询、协作安置、风险防控、沟通协调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为流浪未成年人精心编织立体化城市救助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