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和学会心肺复苏,造福草原牧民 藏族医生40年后回汉探恩师
2017-09-13 16:40: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晨报9月13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涂晓晨 熊汉)四十年前,23岁玉树医生尕玛文章来武汉进修,在武汉协和医院学会做胸部穿刺、心肺复苏,带着满身技艺回到青海,为草原牧民健康护航。

近日,他特意来汉看望当年恩师,特意给当年带教过自己的张伟卓教授献上哈达。

摄影记者苗剑

“懂得感恩的医生,一定会对病人很好。”83岁的张老鼓励,尕玛文章以终身治病救人为目标。

四十年前 在武汉学得满身技艺

尕玛文章今年63岁,曾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卫生局局长。不过,40年前他来武汉进修时,是当地一个卫生院院长兼医生、护士、大厨,因为,整个卫生院就他一名职工。

1977年,当地卫生部门推荐年轻医生外出进修,他正好分配到武汉协和医院,在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等科室学习。按计划本应进修一年,尕玛文章却舍不得走——太多没见过的疑难杂症,太多需要学习的医疗知识。

最终,尕玛文章申请在武汉进修了两年半。从听不懂武汉话,到会讲本地俚语;从写汉字不流畅,到病历写的飞快;从不会听心脏杂音,到学会做肝穿、腰穿、胸穿、腹穿、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医生。

“他太刻苦了!”已退休的苑陵护士对这个勤奋的小伙印象深刻,当年一起在大内科学习时,尕玛文章上午随医生查房,下午自己跑到病房陪护病人、体会患者感受,晚上还看书到半夜,成长得很快。

1979年,尕玛文章回到青海,成为骨干医生,将卫生院扩大到有20多位医护人员,为当地牧民服务到退休。他还把在武汉学到的医学知识普及到牧民中,靠心肺复苏为不少患者迎来宝贵生机。

四十年后 回汉为恩师献哈达

12日,尕玛文章在武汉协和医院见到当年带教过自己的张伟卓教授。张教授是当年的大内科主任,如今已是83岁高龄的白发老人。尕玛文章郑重地为张老献上黄色哈达,表达祝福。

遗憾的是,当年带教过尕玛文章的其他老师,如今大多都已不在人世,令他扼腕不已。

说起当年趣事,两人相视而笑。尕玛文章以前没有接触过危重病人,老师叫他用听诊器听心脏杂音,他怎么也听不出来。老师提示他心脏轰鸣音很像鹅叫,并带他到中山公园去听了一天的鹅叫,最终尕玛文章终于明白这种感受。

“我们都知道基层卫生条件很差,掌握基础医疗技能很重要,学习时总让尕玛文章优先。”张老回忆,当时做穿刺没有B超引导,全凭手感,经验很重要,每次带教都让尕玛文章第一个上场操作。

尕玛文章的女儿正读大学一年级,也学医。张老激励他说,自己现在经常给邻居看病,尕玛身体好,争取当个终身的医生,“你过了这么多年还回来看望我们,是知道感恩的好医生,一定会对病人也很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